“您是綜合診斷中心的醫生?”這姑娘頓時激動了起來,她有些手忙腳亂的從自己的包里摸出了一堆資料,然后就往袁平安的手里塞,她一邊塞著一邊說道“求求您了,幫我媽看看吧……她已經病了好長時間了!”
·
·
·
計秀英今年已經59歲了。眼看就要到60大壽的日子,她卻總在心里琢磨著,不如死了算了。
讓這個還沒有看到女兒穿上婚紗的中老年婦女滿腦子琢磨著不活了的原因,是她久治未愈的咳嗽和發熱。
從五年前開始,計秀英就成了當地醫院的常客。五年前的夏天,計秀英因為低燒和咳嗽以及白痰而住院檢查。在當地醫院的CT檢查下,發現了兩肺大小不等結節以及團片影。隨后,在外院進行PET-CT檢查發現,雙肺多發軟組織影、代謝活躍(SUV最大值為14.9)。
當地醫生在看到這個檢查結果之后,比較委婉的建議計秀英去首都或者滬市看看病。這種檢查的影像,一般意味著雙肺多發轉移。而且有一定可能是通過淋巴結進行轉移的——不過她身體其他部位的多發軟組織結節影,還是淋巴結良性病變的可能性比較大。
懷著“可能得了肺癌”的擔憂,計秀英和自己的丈夫一起去了首都看病。他們非常小心的沒有把這個消息告訴正在首都上大一的女兒。在抵達首都之后,老兩口先是謊稱自己是來首都旅游的。然后又和女兒一起玩了兩天,之后才假意離開首都,但事實上則是去了醫院開始檢查。
計秀英一共子啊兩家醫院里接受了CT引導下的經皮肺穿刺活檢。第一次在首都大學某附屬醫院里得到的結果是“肺組織僅有少數組織可辨認肺泡結構、大部分呈現機化性肺炎改變。”而第二次在首都的醫院做出來的病理結果卻是“小塊橫紋肌及肺組織慢性炎、見上皮樣細胞肉芽腫。”
不管這兩個結果究竟是什么實際意義,但至少對計秀英來說,首都的醫院證明她沒有肺癌。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而按照后面的醫院的診斷意見,計秀英所患的應該是肺結核。
肺結核的治療方案就比較簡單了——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聯用進行抗結核治療。這一次,首都的醫院還是比較謹慎的。他們并沒有開出治療方案之后就讓計秀英回家服藥。而是讓她在首都住院了整整一個半月。在抗結核治療開始后一個月,首都的醫院為計秀英又做了一次胸部CT檢查。而影像學的檢查顯示她的肺部病變有吸收好轉的跡象。這下,首都的醫院以及計秀英也算放心了,這病看起來確實應該是結核沒錯。
然而……事情的發展卻出乎了醫生們和計秀英的意料。在為期九個月的抗結核治療結束一個月后,計秀英又開始了發燒和咳嗽。
沒有人能想到,這一年多的檢查和治療只是一個序曲而已——一個治療和診斷耗時五年,而且到現在還在持續進行的……令人認真考慮“要不然還是死了算了”的痛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