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波很清楚,自己這次的論文估計是有著落了。但他沒想到的是,這份論文居然也算來之不易——要想**文,首先就得搞清楚這個患者究竟喝了什么藥。
而胡春波自己……對于毒理學的研究并不怎么透徹。
相比較起來,急診科醫生才是處理中毒病人的第一選擇。很多醫院在接收到了慢性中毒的病人之后,往往都會向急診科尋求意見和會診。
但是,現在急診科這邊也沒有什么好辦法。胡春波很快就想到了第二個主意——取樣本,送到學院的法醫鑒定中心去檢查。
如果這個世界上有什么人能夠比急診科的醫生更了解有毒物質,那就只能是法醫了。
“行,取樣先送吧。”孫立恩非常痛快的同意了胡春波的建議。反正劉堂春已經發話了——韓瀟就算是綜合診斷中心的病人。那么,作為她的主管醫生,孫立恩這邊要做檢查的靈活度就能高出不少。畢竟絕大部分情況下,患者家屬拒絕檢查的主要原因還是經濟因素。武田制藥這邊的支持力度這么大,患者一方幾乎沒有經濟負擔。他們拒絕檢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當然,這并不代表著孫立恩就能肆無忌憚的給每一個病人都上全套檢查,畢竟這些項目里還是有不少項目具有創傷性甚至危險性的。在對非緊急情況的患者進行這些檢查項目之前,醫生們必須取得患者和家屬的同意——這是法律要求。
抽血對病人的創傷很小,基本可以算作是介乎于“無創檢查”和“有創檢查”中間的那種檢查項目。想到這里,孫立恩一拍大腿,“再做個頭顱的MRI看看。”
在急診科因為家屬沒到,沒人繳費而沒辦法做的項目,在綜合診斷中心里都不叫事兒。反正綜合診斷中心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問病人收錢。
不過這種事情肯定不能隨便宣傳。醫院內部偶爾搞這么一下救個急還行,要是所有人都知道,綜合診斷中心里看病檢查不用花錢……恐怕第二天四院就會被從四面八方涌來的病人和病人家屬活活擠爆。
雖然有醫保,但并不是所有的病人都可以負擔的起治療費用的。而四院的能力有限,武田的支付能力也是有限的。把綜合診斷中心當成慈善醫院,最后的結果只能是診斷中心徹底癱瘓,武田拒絕支付診療費用。這并不會為患者帶來什么好處,反而會葬送相當一批病人獲取正確診斷的機會。
當醫生,不光需要醫者仁心懸壺濟世,有些時候,他們也必須硬起心腸才行。
·
·
·
劉堂春說話還是很好用的,當然,這也可能是因為搶救室這邊確實也不打算攬這個病人——連吃的是什么農藥都沒搞清楚,要繼續治療難度實在是有些大。
躺在病床上的韓瀟被護士們送到了綜合診斷中心,并且直接推進了綜合診斷中心的影像部門。而影像科派駐到總額和診斷中心的值班醫生頓時也來了精神,他和其他的護士們一起把病人送到了CT檢查臺上,先開始了前置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