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過去快三年了,你才想起來擔心這個?”在聽完孫立恩的擔憂之后,劉堂春并沒有馬上為他答疑解惑,而是哈哈大笑著開始對孫立恩進行了嘲諷。“那咋的,這規培計劃我搞不定,你再輪三年?”
“劉老師,您就別拿我開玩笑了……”孫立恩苦笑著求饒道,“我這現在擔心的晚上都快睡不著了——今天我凌晨五點就醒了。茶不思飯不想的,您趕緊跟我說說唄?”
“你啊……虛偽!”對于孫立恩的說法,劉堂春回以更加猛烈的嘲諷,“還五點就醒了,你咋不說自己昨天晚上愁的沒睡著呢?”
看著孫立恩變化的表情,劉堂春終于決定做一回好人,“行了,該干嘛干嘛去。你那點規培記錄我都給你弄好了。”
嚴格來說,孫立恩確實和其他三年級的規培生不一樣。他沒有那些專科的輪轉經驗,這必然會影響到他對其他科室疾病的敏銳度。
不過……這種敏銳度似乎對孫立恩而言并不是太有必要。綜合診斷中心的工作對他的考驗已經涉及到了風濕免疫科、傳染病、神經內科、骨科、內分泌科、心血管外科、心內科、兒科和肝膽外科等等諸多科室。每個科室的病例都不容易,每一個病人孫立恩都處理的幾近完美。從診斷到治療,從技術到思路都沒有出岔子的地方。
想到這里,劉堂春不由得有些感慨——孫立恩確實是他這輩子見過的,最適合當醫生的苗子。不光業務能力足夠強,而且態度也確實夠端正。想到這里,老劉同志甚至有了“后繼有人”的感慨。這種感慨讓劉堂春突然意識到,自己已經快到退休年齡了。
當然,退休年齡可以返聘。劉堂春自問,以自己的身體情況,要繼續為祖國工作個十年完全不成問題。但……畢竟是上年紀的人了,琢磨起來事情,就總會多些想法。
“你博士的事兒怎么考慮了?”劉堂春突然問道,“課題方向決定了沒有?”
“劉老師……我這剛剛才琢磨完規培的問題。”孫立恩苦笑道,“博士的事兒還得幾年呢吧?”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劉堂春對于孫立恩這種往后縮的態度很不滿意,“你小子總不能因為自己發了幾篇柳葉刀新英格蘭,就覺得博士的課題能手到擒來吧?”
孫立恩對劉堂春的這個看法還是挺認同的。他自己也清楚,別的發四大神刊的大佬,那是真的不怕一個小小的博士課題。但……他自己可不一樣。目前為止,孫立恩發的所有文章都是Casereport,并沒有什么研究的課題項目。
孫立恩想了想之后問道,“之前那個AQP4蛋白表達不足的病例能不能做?”
“你還想著用這個?”劉堂春瞪了孫立恩一眼,“你那個Case都和同協一起搞了,想做個博士論文出來,那就得往機制上走。要么你就再琢磨琢磨治療方案的優化——這種事情你覺得你三年之內能搞定?”
孫立恩想了想,覺得老劉同志說的有道理,“那……要不……”他一邊說著,一邊盯著劉堂春的表情試探道,“要不我申請個無文章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