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兩個病例是從二院那邊送過來的,根據報道應該是中毒,雖然患者神志清楚,但是無法判斷中毒來源。”下午三點二十分左右,一輛拉著警笛的救護車開到了綜合診斷中心樓下。早就得到了通知的綜合診斷中心的醫生們已經開始了緊張的準備。
孫立恩在一開始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其實是打算拒絕接受這兩名病人入院的。原因也很簡單——處理中毒,應該是急診科的工作。就算是二院的急診科水平不行,無法診斷中毒,那四院作為大急診中心,無論如何也不應該處理不了中毒的病人才對。
“這兩個病人,沒有親緣關系。而且之間也沒有共同的生活軌跡。”向孫立恩通知轉院接收的是周軍,他在電話里非常明確的說明了這兩個病人需要入住綜合診斷中心的原因,“這兩人是老鄉,但互相之間并不認識。他們在同一天下午發病,而且表現出的癥狀都完全一致。二院的醫生已經按照中毒進行了應急處理,給與了洗胃、補液和止吐處理。但是病人從入院到現在已經兩天了,渾身震顫和頭暈嘔吐的情況沒有改善。”
這就很值得深思了。孫立恩已經處理過了不少烈性傳染病,在聽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他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兩個病人會不會都感染了某種表現類似中毒的地方性傳染病”。同時,他也很快就明白過來,為什么周軍會決定接受這兩名病人,并且將他們送到綜合診斷中心里,而不是收入搶救室了。
第四中心醫院的住院部病房緊張,而且基本都是兩人間和三人間。如果這兩位嘔吐且渾身震顫的病人真的是什么傳染病,那么在不符合傳染病防控條件的病房里收治他們,勢必會引起傳染病的院內傳播。
最保險的辦法,就是把他們先收入到綜合診斷中心里。這里都是單人病房,而且房間里也裝備了足夠有效的空氣過濾設備。就算是傳染病人,入住綜合診斷中心也是風險最小的選擇。
兩名病人很快就被送到了綜合診斷中心里。而提前做好準備的醫生們,頭戴護目鏡,嘴上扣著N95口罩,雙手帶著乳膠手套開始對病人進行轉運——為了保證轉運不會對其他病人造成影響,綜合診斷中心這邊特意開啟了兩臺平時不怎么用的垂直電梯。
這次的病人和以前都不太一樣——他們的生命體征并不算太差,但處于“中毒”狀態下,兩人也絕對算不上安全。因此,兩人剛一進病房,就被貼上了全套的生命體征監護設備。
由于患者生命體征相對平穩,而且目前首先考慮的是傳染病,所以兩人全部被張智甫所在的第二組收治入院。孫立恩這邊正在忙著和袁平安討論測試系統的細節,所以并沒有第一時間前去觀察病人——他只是讓作為規培的茍杰森先去看看患者。
“張教授也是搞診斷的高手,多看看人家是怎么診斷的,對你也有好處。”孫立恩對一旁的茍杰森這么吩咐了一句,然后就又和袁平安討論起了測試系統的內容。
既然帶著自己的師兄都這么說了,那作為規培生,茍杰森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由。他按照指示,穿好了全套防護設備之后,來到了病房里開始見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