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剛吃完出來。”布魯恩擦了擦嘴,“我有個事兒要問問你,你和孫立恩認識多久了?”
“他剛到急診沒幾天,我們就認識了。”羅三觀的注意力馬上被引到了其他地方,他想了想說道,“他一直都這么倒霉么?”
這一句話問的羅三觀先是一愣,然后才搖起了頭,“當醫生的,誰每個月不得碰上三五個稀奇古怪的病人啊?”
“他碰見的罕見病頻率可不止每個月三五個。”布魯恩糾正道,“我問了幾個朋友,甚至包括在妙佑的醫生。他們都不會這么頻繁的碰到罕見病。”
“妙佑?啊,你是說梅奧吧?”羅三觀琢磨了幾秒鐘,才恍然大悟,“嗨,梅奧有啥了不起的。不就是世界第一嘛。”
布魯恩上下打量了一番羅三觀,在確定他腦子好像沒有出問題之后認真道,“那可是世界第一的醫院。”
“但是他們沒有孫立恩。”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羅三觀變成了堅定的孫立恩粉絲。他非常肯定的說道,“梅奧的醫生或許水平高超,但他們有一個致命的缺點——他們太有經驗。”
“從什么時候開始有豐富的經驗能成缺點了?”布魯恩奇道,“這又不是拍空中浩劫。”
“好家伙,你也看墜機?”羅哥頓時來了興趣,不過在討論愛好之前,他覺得自己有必要解釋一下布魯恩的困惑,“你看,孫立恩醫生本人是個經驗并不怎么豐富的醫生對吧?”
“沒錯。”雖然想說孫立恩在罕見病上非常有經驗,不過布魯恩覺得……就算在罕見病領域,孫立恩其實也算不上是什么經驗豐富的人。畢竟他的從業時間在這里擺著,再怎么“天賦異稟”,似乎也不至于就經驗豐富。
“所以,他在碰到自己搞不清楚的病人時,第一反應絕對不是‘這個病人有問題’,而是‘我的知識不夠豐富’。”羅三觀用斷言式的語氣做出了和現實情況完全不同,但結論卻有些類似的判斷。“遇到這樣的病人之后,普通醫生的反應肯定是去搜索相關的病例報告和資料。但孫醫生又不一樣——他會開出一堆檢查,然后從里面去抓各種蛛絲馬跡。”
這個倒是和孫立恩的日常行為對上號了。布魯恩完全忘記了自己找羅三觀,只是為了混一頓炸雞吃——影像科晚上偶爾會集體叫外賣吃炸雞這種事情還是羅哥告訴他的,“這是他的診斷風格吧?”
“你應該是沒有碰過中國的應試教育,我們在高中的時候見過不知道多少次這樣的應用題了。”羅哥自滿道,“不就是缺乏解題的關鍵線索嘛?推理就行了。孫醫生的習慣也是這樣——他會通過各種手段,去尋找那個缺乏了的關鍵線索,最后解決掉病例。”
“所以……這和經驗有什么關系?”布魯恩緊扣關鍵點問道,“妙佑的醫生有豐富的經驗,他們找到這個關鍵線索的可能性也更大吧?”
“他們的經驗太豐富了,豐富到會對他們的診斷產生誤導的地步。”羅哥搖頭道,“同樣一個疾病,它可能有幾十種不同的癥狀表現。梅奧的醫生們和孫立恩碰到一樣的病例時,他們肯定會傾向于組合一下自己的知識,然后作出判斷。而不是像孫立恩一樣,把所有能探索的方向都看一遍,然后再作出判斷。所以,我可以斷言——梅奧診所的大部分醫生,把他們放到四院里來,診斷的正確率也不會比孫立恩高出多少,甚至可能還不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