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隊抵達中富醫院之后,所有人都馬上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中。
布魯恩開來的皮卡上面裝滿了各種非液體類藥物和醫療用品。這些物品大部分都是中富醫院目前儲備量不太夠的高價值醫療品。比如自體吸收縫合線、水膠體敷料、甚至應用在腦血管介入術上的鉑金彈簧換等等。而大件物資里則有兩臺VSD吸引器,四箱電極貼片等等物資。
這些設備都算是四院借給中富醫院應急使用的支援物資——這種天氣下會來中富醫院尋求幫助的大部分都是附近居民,而且以中老年人居多。凍傷和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概率都會很大。所以,四院的支援也以這些方面為主。
幫忙搬運物資的主要人手是韓文平主任,以及其他在中富醫院幫忙的志愿者們。來幫忙的志愿者年齡其實也都不算小,大部分人看上去都比韓主任年齡更大。而且,他們身上還掛著“常寧市青山造紙廠工會”的工作牌。
“還是工人兄弟們靠得住。”五百多公斤的物資,只用了十分鐘就全部裝卸完畢。而且還得到了妥善的安置——這個所耗時間甚至比在四院后勤部的幫助下更短。
“那是,裝車卸車這種活兒咱們干多了。”一個五十來歲的工人大哥拍了拍韓文平的肩膀,“你們辛苦啦。”
“這是我們的工作。”韓文平感受著肩膀上傳來的生疼,有些奇怪的問道,“怎么來的都是些老哥哥老姐姐?廠里的年輕人呢?”
“他們有他們的工作。”工人大哥指了指中富醫院外面的馬路說道,“年輕人都出去掃雪了,我們這幫老胳膊老腿,萬一摔一跤那就反而成添亂的啦。”
·
··
·
中富醫院的搶救室里,骨折的病人數量還在繼續上升中。
并不是每家人都習慣于一口氣在冰箱里囤積能吃上好幾天的食物。在老廠區里的居民中,有這樣習慣的人就明顯要比外面的普通居民區更少一點。
老國營工廠本身就相當于是一座獨立的小城市。里面不光有理發館和澡堂,同時也有價格非常實惠的食堂和其他設施。從那個年代過來的雙職工們有相當一部分壓根就不開火,同時也不怎么會做飯——有需要的話直接去食堂買就好。
因此,哪怕是這種天氣,仍然有不少居民會選擇出門購買食物——至少去買點方便面或者買點早餐來吃。結果就是一不小心摔倒所導致的外傷人數快速上升。
尤其是現在這個時間段,大雪基本已經停了。選擇去附近超市購買食材的人越來越多,因此受傷的人也就越來越多。
倒不是說負責清掃積雪的年輕人們干活不夠干凈利索——他們已經竭盡全力打掃了。但周圍積雪慢慢融化之后,重新聚集起來凍成的薄冰實在是太滑了些。哪怕他們專門從廠里找出了長條紅地毯,作為防滑設施鋪在地面上,仍然無法完全避免滑倒事件的發生。
孫立恩這邊帶著的治療組馬上就展開了對待診患者的分流診斷工作。這一批患者中,等待治療時間最長的已經超過了四個小時——上臂橈骨骨折超過四個小時仍然無法得到治療,這對傷患的身體和心理都是極大的考驗。
在沒有拍片判斷具體的損傷情況前,孫立恩這邊能做的就是用三角巾和木頭夾板,為骨折的這位老人家做一下簡單的臨時固定。并且要求一旁的袁平安把老人家安排到三級患者的序列第一位,盡快完成對她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