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有人代勞,這讓孫立恩非常滿意且開心。為了感激小沈,孫立恩決定自己多少得出點血——只要小沈在幫自己做實驗,那一日三餐他全包,按照每天五百塊的標準給補貼。
一天五百塊,一個月下來孫立恩得自掏腰包一萬五。但他覺著,這個錢花的應該而且理所應當。
人家沈夕自己還有實驗項目呢。而孫立恩自己很清楚,在MRI檢測下搞一個治療前后得花多長時間。沈夕幫自己做實驗的這段期間,恐怕自己的實驗是得全部放下不管。
請別人用職業技能給自己幫忙,那就必須要給與足夠的補償。這是孫立恩工作幾年以來最重要的經驗和“教訓”。搞實驗本來就是個勞心勞力的活計,而這次的實驗文章已經發在了CELL上……就算孫立恩再怎么自大,也不至于覺得補充實驗的內容還可以再發一次。所以,沈夕幫忙,這純粹是義務勞動。
一萬五,請沈夕放下手里所有的工作,義務勞動一個月。這筆錢其實還是有些少。孫立恩一開始開出的價格是每天一千。可沈夕卻死活不肯答應。甚至佯裝生氣的表示,“你要是開這個價格,那不如去找其他博士來幫忙做實驗算了。”
賣好處,就一定要賣到人家記得你才行。等孫哥搖身一變成了孫教授,再想賣好處人家都不一定愿意要。所以,要做就得把事情做到前面去。
沈夕在高校里混了這么久,學術圈里的事情他也見識過不少。別的不說,他對孫立恩至少有一個信心——孫哥不至于和其他的學術“大佬”們一樣,他是個會念舊情的人。
·
·
·
“科研經費的事兒你不用操心。”孫立恩今天特意到帕斯卡爾博士的實驗室里,詢問了一下自己這邊可以支配的科研經費具體能有多少。
沈夕已經決定放下手里的其他工作,全力幫自己搞項目了。要是自己連科研經費都給他搞不定,那這個人情可就欠大發了。
“醫院那邊給你批下來的費用一共是200萬。”在得知孫立恩的來意后,帕斯卡爾博士特意把孫立恩帶到了辦公室里,并且拿出了一份又一份的通知,“學院這邊按照1:1的比例,同樣配了200萬的研究經費。然后市里同樣是按照1:1的比例配發的研究經費,省里額外給你再批了120萬經費。你現在能夠動用的研究經費一共有720萬。”
“這個是公務卡,你把卡直接交給實驗員就行了。”帕斯卡爾博士從一旁的保險柜里取了張卡片出來,然后感慨道,“我一直沒搞明白,你之前一次實驗都沒做過,怎么就能一篇又一篇的發論文呢?”
“主要還是運氣好。”孫立恩想了想,然后總結道,“論文基本都是徐有容和袁平安在搞,他們用的數據和圖表之類的基本都是臨床上面的檢查內容。我也沒想到,這樣的論文它就能通過啊……”
“確實,你運氣不錯。”帕斯卡爾博士沉吟了片刻后點了點頭。他作為第一作者,而孫立恩作為共一的那篇發表在新英格蘭上的免疫學研究文章,確實也沒有搞太多的實驗內容。主要靠的還是孫立恩碰見的奇怪病例,以及對病例本身的研究。“而且我的運氣也不錯。”
入職第一年就發了一篇新英格蘭,帕斯卡爾博士的研究地位在醫學院里非常穩固。在這邊獲得了相當不錯的支持后,帕斯卡爾博士甚至還拒絕了好幾個其他著名院校發來的就職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