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各樣的事情在天氣逐漸轉熱的五月紛至沓來。孫立恩整天都忙于各種各樣的會議和管理中,甚至沒有時間自己回一趟宿舍做一餐飯——當然,他做飯的水平有待商議。除了月底沒飯吃的曹博士之外,愿意吃完孫立恩“作品”的人并不多。
一個用量尺測量米飯水位的人,做飯能好吃才叫有鬼了呢。
整個五月里,孫立恩都在準備兩件事情——接手綜合診斷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并且作為代主任參加院內會議,以及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中抽出時間來復習自己的結培考試。
事情就是這么戲劇性。寧遠市第四中心醫院綜合診斷中心的代主任、副高職稱的寧遠市醫學院臨床醫學院副研究員、二十八歲被破格授予博士學位,同時一共發過五篇論文且每一篇都刊登在頂級期刊上的孫立恩——他還是個規培生。
“你這次結培考試要是過不了那樂子可就大了。”孫立恩承受著旁人難以想象的壓力,而袁平安等人則趁機對他進行了積極的“迫害”。大家聚在一起的時候,第一組的醫生們總是會絞盡腦汁編排一點笑話出來。用以形容并“激勵”孫立恩無比順利完成結培考試。“你要是今年結培過不了,明年就還得再考。我們這幫人就得在規培醫生的帶領下開展一年的工作。以后人家要是批評我們工作做的不好,那我們就都把鍋甩到你頭上去‘反正我們部門的領導自己都沒考過規培,我們這些當下屬的水平差一點也理所應當嘛。’。”
聽完這個笑話之后,孫立恩盯著袁平安看了足足五分鐘,然后從牙縫里擠出了四個字,“你大爺的。”
沒有人會懷疑孫立恩搞不定一個規培結業考試。畢竟光以孫立恩平時表現出來的能力看,副高差不多能配得上他的實際業務能力。正高的話,孫立恩平時努努力倒也差不了太多。
當其他醫生們提到孫立恩實際能力的時候,總會提到當年劉堂春給孫立恩起的外號“孫主任”。
果然這個世界上只有起錯的名字,卻沒有叫錯的外號啊。
莫名其妙被大家寄以厚望的孫立恩發現自己的頭發好像掉的更多了一點。而在這種壓力之下,寧遠第四中心醫院每周的主任晨會上就出現了非常戲劇性的一幕。
在其他或謝頂或發量稀疏,或白發或光頭的主任們中間,坐著一位年僅28歲的年輕醫生。他總是在開會之前,頂著兩個黑眼圈,一臉愁容的看著手里厚厚的書籍。而其他主任們則能勉強能看到書本上的三個字,“賀銀成”。
“孫主任。”這樣的晨會持續了三次之后,兒科的錢紅軍終于在一次會議結束后忍不住了,他溜達到孫立恩身旁之后問道,“你這是……對出教輔書籍有興趣了?”
“啊?”愁眉苦臉的孫立恩驚恐的反問道,“什么教輔書籍?我已經快看不完了!”
錢紅軍捂著肚子在孫立恩身后笑了好久,然后才抹著眼淚笑道,“你這是在……準備結培考試?”
“是啊。”孫立恩從驚恐中恢復了過來,繼續保持著愁眉苦臉的表情答道,“平時工作太忙,實在是沒什么時間復習,所以才在早會前后這段時間找空閑看一看……”
“你們科現在病人這么多?”錢紅軍有些好奇,“可你們床位不是還空著不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