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心無愧的曹嚴華自從病人來了以后,就開始發起了愁。
病人年紀不大,今年正上初二。下午五點,本該應該是下午放學,所有孩子都高高興興放學回家的時候。可13歲的紀幼芙卻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怔怔的看著被擦干凈了的黑板,一動不動。
負責紀幼芙所在班級的班主任進行例行巡查的時候,發現了枯坐在自己座位上的紀幼芙。
說起來,老師們也有些擔憂。入冬以來,一向活潑開朗的紀幼芙忽然轉了性子。變得沉靜內向了起來不說,平時也很少和班里的同學一起玩鬧。就連經常一起的小團體都散了伙。
紀幼芙的班主任老師姓劉,在寧遠市四中工作已經有三十多年了。多年班主任的工作經驗讓她對紀幼芙的情況變化起了疑心。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一般不會出現如此劇烈的性格變化。可是不管她如何旁敲側擊詢問班干部,又或者調閱學校監控,甚至多次進行突擊家訪,都沒能找到任何紀幼芙可能受到欺凌或者家庭虐待的跡象。
而這個下午,紀幼芙愣愣的坐在教室里一動不動。等到劉老師巡邏發現她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五點四十了。
“意識障礙,回答不切題。”孫立恩在一旁觀摩著曹嚴華的初步診斷。紀幼芙看上去挺漂亮機靈的一個小姑娘,如今卻仿佛正在做夢似的。懵懵懂懂,對外界的刺激基本只剩下了簡單的肢體反射。而最令孫立恩大開眼界的,是她在回答醫生問題的時候的反應。
“小姑娘,你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么?”一邊檢查著小姑娘頭部是否有受傷跡象,曹嚴華醫生一邊問著問題。
“家……”紀幼芙低聲答道,音量極低不說,回答的也是模模糊糊。
曹嚴華檢查完了小姑娘的頭部后,轉而開始檢查她的四肢。“這里是你家呀?你叫什么名字?”
“孫……立恩。”小姑娘無神的目光看向了正在一邊拿本子紀錄情況的孫立恩,眼光在他身上掃動了幾下后,看著孫立恩掛在胸前的銘牌答道。
曹嚴華笑了出來,“這么巧,你也叫孫立恩呀?那你知道我是誰么?”他指了指自己的鼻子,“你知道我是誰不?”
小姑娘的目光從孫立恩胸前的銘牌上收了回來,轉而看向了曹嚴華。她看著曹嚴華低聲道,“第四……中心醫院。”
她回答的并不是問題,而是自己眼睛所能看到的所有文字。
結束了基本檢查后,曹嚴華朝著一臉焦急的劉老師問道,“當時發現她的時候是什么情況?你再跟我說說。”
這邊曹嚴華正在詢問著劉老師具體情況,而孫立恩則看了看小姑娘的頭頂。
“紀幼芙,女,13歲,左側下腹處不明腫塊。”
不明腫塊?孫立恩有些遲疑的看了看躺在床上的小姑娘,腫塊和她的精神癥狀能有什么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