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洪遠是一所初中的體育老師。當然,不是那種經常生病的體育老師。他是一個有國家一級運動員證書的優秀體育老師。要不是因為備受傷病困擾,他甚至可能還在當職業運動員,而不至于到寧遠的一所初中來當體育老師。
夏洪遠以前是專門搞英式橄欖球的運動員。而聘請了他的那所初中,為了讓這個優秀人才不被埋沒,專門對學校內的體育課授課形式進行了改革。利用學校內其他體育老師的專長,將體育課變為了“初一選科,專項進行”的模式。同時提供橄欖球、足球、籃球、羽毛球、游泳、網球等多個項目給孩子們選擇。
今年是夏洪遠任職的第二年,課程逐漸展開,他的工作也越來越忙。雖然教學的運動量比起原來當職業運動員的時候輕松不知多少,但畢竟仍然需要大量戶外運動。他的傷病逐漸又開始干擾起了工作。
“我們擔心他的身體,所以這一個多月都是我們在家做飯給他送過去。”夏洪遠的母親又擦了擦眼淚,“今天我中午給他打電話的時候,他讓我別送飯了,他說自己肚子不太舒服。”
孫立恩及時打斷了這段故事,“他是說肚子不舒服,還是說肚子疼?有沒有說難受了多久?昨天送飯的時候,他有沒有不舒服的表現?”
夏洪遠的母親搖了搖頭,“他說是今天開始的……是有些疼。”
孫立恩挑了挑眉毛,對一旁拿著筆和記錄本,一臉小跟班樣子的袁平安道,“記錄,患者腹痛1d。”
“這個很重要么?”袁平安低聲問道,“他的主要癥狀是痛覺敏感啊。”
“正是因為不知道重不重要,所以才要記啊。”孫立恩很自然的說明道,“很多問題有時候看上去好像無關緊要,但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會成為診斷的最重要依據,你們同協內科的病例記錄不是都這樣?”
袁平安本來想解釋一句自己是原本是外科方向,不過話到嘴邊卻又咽了下去。
“您繼續說。”孫立恩解答完了袁平安的問題,然后繼續對夏洪遠的母親道,“他最近一直有些身體不舒服?還是以前的老傷么?”
“好像不是。”夏洪遠的父親搖了搖頭答道,“他說自己腿上磨出了好幾個泡。”
·
·
·
“你看,這就是問題所在了。”孫立恩和兩這位憂心忡忡的患者家屬告別后,帶著袁平安朝著搶救室走去,“這些小的東西,有時候能決定一次診斷的方向。如果你只是問了問‘他以前有沒有這么疼過’,那就等于白白浪費了一次獲得正確答案的機會。”
“你有想法了?”袁平安頓時一驚,腹痛和腿上有血泡這兩個癥狀,能引導出什么診斷?
“還沒有。”孫立恩搖了搖頭,用自己的卡刷開了搶救室的電磁門。“不過總比一頭霧水的去看病人更有把握不是?”
一邊和袁平安說著話,孫立恩見到了躺在床上的夏洪遠。
然后,孫立恩覺得自己腦子里“嗡”的一聲,整個人差點摔倒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