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支持策略是根據婦科建議制定的。”孫立恩也隱約察覺到了黃驊主任的這個問題可能很重要,“根據我們的計算,她每天攝入的卡路里總量是夠的——每天攝入4000kal……”
黃主任有些失望的搖了搖頭,自己嘟囔著,“為什么不早點來找我會診呢?為什么不去請營養科來制定營養計劃呢?”他抬起頭,看著孫立恩道,“雖然這個問題的后果可能還沒有體現出來,但是你們這么搞下去,哪怕真的給你們換了藥,她也未必就能好好的醒過來。”
“您的意思是……”孫立恩真有點慌了,他努力回憶了一下,這幾天去看錢愛武的時候,狀態欄都沒有提示過營養不良的問題。
“你們啊,對營養看的太輕,對數字太輕信!”黃主任一邊搖著頭,一邊從身旁的文件柜里拿出了一疊資料,“還好你們來找我的時間不算太晚。再拖上一個禮拜,這人非得讓你們餓出毛病來不可!”
對于處理嚴重感染性休克的患者,黃主任的經驗絕不比急診科更差。而當專業范圍集中在營養支持和長期治療上,急診科就更不如黃主任了。
“這樣的患者,身體是處于嚴重應激狀態的。”黃驊主任指了指一旁的凳子,讓孫立恩坐好。自己則翻起了資料,一幅要給孫立恩上課的樣子。“婦科的營養方案是每天輸入四千卡的標準隔膜袋營養液。這個方案如果只是對腫瘤根治術術后的患者,勉強夠了。但是她還有壞死性筋膜炎,這個身體所需的熱量最少要給到五千卡才夠,而且蛋白質要給的更多一點。”他抬起頭,看著孫立恩然后又搖了搖頭,“只用標準隔膜袋營養液,熱量夠了,脂肪太多,蛋白質太少。她的身體為了合成出足夠的蛋白質修復身體,消耗的熱量又高出一截去。”說到這里,黃主任顯得很有些遺憾,“你們急診出身的不懂這個很常見,ICU里的醫生們也懶得請營養科會診。但是這個習慣不好,非常不好!”
根據一般統計,ICU中接受治療的患者中,只有29%能得到足夠的能量供給。大部分患者都存在供能不足,而且其中有大約56%的患者蛋白質攝入不足。這一方面是因為早期腸內營養處方(EEN)不合理,延遲腸內營養(DEN)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腸內營養中斷有關。而更主要的原因,其實還是因為標準隔膜袋營養液的廣泛推廣。
標準隔膜袋營養液是個好東西,里面預裝好了包括脂肪乳,氨基酸,以及葡萄糖的混合物。只需要在給患者注射前,擠破袋子里的隔膜,使營養液混合均勻即可使用。常溫下的標準隔膜袋營養液保質期長達24個月,方便大量生產和儲存,更重要的是,它避免了以往院內自制營養液可能引起的各種污染問題。
但這種標準化生產出來的東西,往往就和“個體化治療”沒了關系。按照標準配表生產出的標準隔膜袋營養液,實際上無法滿足很多嚴重應激患者對于蛋白質的需求。而且由于是直接將營養液注射到血管中,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以及代謝紊亂綜合征的患者都不能使用這種營養液。
ICU里的醫生們對于病情本身高度關注,但卻經常疏忽于營養供給。事實上,絕大多數醫院科室都有這個問題。不過他們的病人大多可以自行進食,就算出現了主動給予的營養不足,患者自己也能夠攝取食物。
盡管EEN是否應該應用于休克患者身上仍有爭論,但至少有一點是黃主任可以肯定的——錢愛武現在攝取的卡路里不足,而且攝入的營養不夠均衡。這可能也是她的感染至今好轉程度仍然不及預期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