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圖示族才是游牧民族,這是非常簡單的推斷。縱觀整個波利坦維亞,也沒有幾個卡圖族人會選擇養馬——他們寧可使用簡陋的公共交通,或者自己購買摩托車甚至汽車,也不會養一匹需要飼料和精心照顧的馬。
波利坦維亞經濟雖然是以農業為主,但他們本地所擁有的馬匹卻品種優良——殖民者百年以前曾經在這里大批飼養馬群,圖示族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獲取了馬匹的。經過上百年的繁殖,波利坦維亞的阿拉伯馬出現了一些獨特的特征。它們比起真正的阿拉伯馬更耐粗飼,對抗炎熱的能力以及耐力也要比阿拉伯馬更強。
殖民者的存在,讓一個曾經是半游牧半狩獵的民族變成了純游牧民族。同時,他們也徹底改變了波利坦維亞地區混沌的民族意識。他們根據職業劃分,把生活在波利坦維亞的原住民區分成了兩個民族——卡圖族和圖示族。卡圖族人數較少,常年耕種。而圖示族人口眾多,以游牧和狩獵為生。
卡圖族人對抗殖民的反抗很快就被先進的武器所鎮壓。他們成為了殖民者經營種植園的主要勞動力。與此同時,殖民者也在波利坦維亞地區廣泛開展獵奴活動。無數的圖示族人被綁架到了種植園,然后淪為種植和采摘的黑奴。
原本兩個民族都是一家,現在都淪為奴隸后本應該團結在一起。但……圖示族人不斷的反抗運動引起了殖民者一波又一波的“反攻”。無數的圖示族人和卡圖族人被吊死在種植園外作為威懾和懲罰,人數較少的卡圖族人首先屈服了。他們成為了殖民者的左膀右臂,在他們的武力威脅下,幫助殖民者管理種植園,“管理”其他的同胞。被壓迫的既有卡圖族人,也有圖示族人。
這樣的背景下,兩個民族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甚至有逐漸成為死敵的跡象。但殖民者的存在反而成為了阻止種族仇殺的平衡器。對他們而言,兩個民族的人都是干活的上好牲口。哪個牧羊人會允許自己放牧的羊群自相殘殺呢?
深深的矛盾和敵視持續了上百年,直到波利坦維亞獲得了“自由”為止。那一天,整個波利坦維亞上下所有人都給予了對方最誠摯的擁抱。過去的仇恨就讓它過去吧,在上天的見證下,我們自由了!
然而后面的故事……卻讓人有些意想不到。
·
·
·
孫立恩也不知道自己應該說些什么,他只能努力安撫著費利佩和面前患者的情緒,讓他們重新冷靜下來。中國人也有過那樣慘痛且毫無尊嚴的日子,但我們已經重新站了起來,并且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巔。再也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或者國家,能夠奴役我們。這種像是宣傳口號似的描述,在波利坦維亞的現實反襯下卻顯得無比真實。
年輕的大巫師烏薩馬就站在一邊,他靜靜的聽著費利佩歇斯底里的控訴——反正他也聽不懂中文。但“卡圖”和“圖示”兩個詞他還是聽的很清楚的。再結合上這幾個患者的描述,他就是再傻也能猜到發生了些什么。
“那些馬匪和暴徒……”等費利佩稍微平靜下來了一點后,他才出聲問道,“領頭的那個人,是不是臉上有一條傷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