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資源只要堆上來,這種疾病的病死率并不會太高。可一旦放任其傳播發展,大量有基礎疾病的患者、中老年人都會紛紛倒在重癥階段——他們的身體可扛不住新型冠狀病毒的侵襲,以及這種病毒所帶來的接連損傷。
醫療資源充足,可以減少輕癥和普通型患者向重癥階段轉變的概率,同時也能增加他們熬過重癥和危重癥期的幾率。
另一方面……雖然說起來有些玄乎,但患者的心情確實是能夠影響到他們的免疫能力的。
心情這種東西難以量化,更無法測量。但孫立恩和其他的醫療隊同事都有同樣的看法——現在的患者們大多心情比較好,而且康復的速度似乎都比以前的患者要快。
康復速度是一回事,康復效果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事實上,五樓目前的患者死亡率正在快速下降,到現在為止,算得上是情況“危殆”的患者,又且僅有于新一人而已。
于新的情況仍然很不樂觀,在連續的治療和支持之下,他體內的乙肝病毒載量開始下降,同時肝功能也有所好轉。但讓人頭疼的地方仍然有——到目前為止,于新的核酸檢測結果仍然是陽性的,同時,他的血象仍然不好,白細胞和血小板水平持續降低,這提示他可能出現了骨髓抑制。
干擾素對骨髓的抑制反應是眾多不良反應中的其中一種。對于絕大部分患者而言,干擾素所引發的骨髓抑制是一過性的。只要停止用藥,血象就會在短時間內恢復到正常水平。
但對于新來說,這樣的骨髓抑制可能是致命的。
白細胞降低可能讓于新出現嚴重感染,而缺乏血小板,則可能讓血液順著維持他生命的V-VECMO管道和肝臟替代系統管道,以及血液透析管道旁邊流出來。
缺乏血小板的于新一旦大出血,那是肯定救不回來的。
孫立恩無奈之下停掉了對于新的所有干擾素治療,并且開始為他輸注血小板。治療乙肝的藥物目前就只剩下了核苷酸類,而用于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有且只有康復者血漿。
出于個人的“直覺”,孫立恩覺得于新未必能挺的過去。但……在現在這個條件下,去為每一個生命拼出個未來,這是他的工作,也是他被授予的職責。
不要去管個人直覺,傾盡所能竭盡全力去拯救患者生命,這就是孫立恩現在的所有工作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