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爺爺問安蕭:“家里的米是不是快吃完了。”
安蕭說還多著呢,因為他知道,爺爺肯定會因為沒有米,拖著病體去寫字。之前,在爺爺生病的時候,有人來家里找爺爺寫福字,安蕭毫不猶豫的拒絕了,他已經不想再讓爺爺受累。
安蕭知道,自己的家族全部都是文人,在朝廷里一直都有很高的地位,是一個受人尊敬的家族。聽爺爺說,太爺爺曾經可是宰相,威風得很,而到了爺爺這一代,慢慢開始沒落,到自己的父親時,徹底離開官場,爺爺討厭父親,討厭父親的胡作非為,因為父親不再做官,還天天去賭館賭錢,把家里的錢全部輸光,害得這個家族完全淪落,被討債的活活打死。
也就是在父親死后,母親懷上安蕭,母親日日想念著父親,每天悲痛欲絕,還生了嚴重的病。爺爺為了保住家族血脈,把家族的傳家寶都給賣了。爺爺十分后悔自己當年沒有用心讀書,沒有把父親教好,導致自己這樣的結果,真是可憐自己的孫子了。
母親勉強把安蕭生出來,自己也有生的希望。可才過半年,母親舊病復發,頭疼難忍,去世了。
爺爺只剩下自己一個親人,安蕭從小體弱多病,可能就是和母親那時的病有關。爺爺沒能照顧好母親,感到自責,所以現在,他把自己所有的愛都給了安蕭,安蕭也覺得自己是幸福的。
“我去外面看看,你就在家練字,下午再去找蟬吧。”爺爺囑咐完,很快離開了家。
安蕭看著出去的爺爺,心里十分后悔沒攔住他,真擔心爺爺的身體。爺爺這一去,肯定要走好幾十里路,如果走到沒有人的地方,暈倒了怎么辦,安蕭越想越難受。
安蕭再跑到門口,已經徹底晚了,絲毫看不到爺爺的蹤跡。
回到家,爺爺讓自己練字,那就練吧。
安蕭回到房間,從柜子里拿出紙和筆,和一本《山海經》。
安蕭打開《山海經》,翻到其中一頁,這一頁是關于肉靈芝太歲,書中記載:聚肉形如牛肝,有兩目也。食之無盡,尋復更生如故。這就是太歲肉靈芝的模樣,它永遠死不了,損失的身體很快就能復原。
安蕭照著書寫,剛寫到一半,一聲刺耳的蟬聲在院子里響起,把正在認真寫字的安蕭吵得心神不寧。安蕭記得小時候那才寫到一半出去打蟬,被爺爺說自己靜不下心來。雖然現在爺爺不在,安蕭這次還是決定不要管它,如果做不到靜心,在今后很難寫好字,即便爺爺同意自己工作,自己也可能因為心神不寧而被別人嫌棄。
安蕭堅持把這篇寫完,自己的字沒有因為蟬鳴影響,一筆一畫,工工整整的書寫,白紙黑字中可以看出安蕭的努力,今后,他相信自己能越寫越好,如果還能寫幾句好詩,肯定能贏得很多人的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