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在一處太陽可以照射得到的地方豎一根木棍。
然后在木棍的陰影部位做個記號。
等到次日,陰影移動到昨天做記號的地方,那就代表時間過去了一天。
王偉不知道自己所處的地方是不是地球,自然也不知道這個世界的時間和地球相不相同。
不過無所謂了,憑感覺來看的話,時間是差不多的,所以王偉也將這個世界的時間,化為了十二個時辰二十四個小時。
從用木棍做記號的時候開始,漏壺便被打開。
滴了一天之后,將水位的高度在漏刻上做下記號。
然后將漏刻平分為二十四份,每一份,就代表了一個小時,一個時辰就等于兩個記號了。
確定了一天二十四個小時之后,正午十二點和夜晚的零點也就好確認了。
還是垂直樹立一根木棍,當影子最短的時候,就被認定為正午十二點,反之,也就能夠確定夜晚零點的時間了。
當然了,這樣算下來其實是有些不妥的,王偉也知道,利用太陽的影子和參照物的長短,還有它們之間的夾角可以算出來經緯度。
然后利用經緯度和影子又能算出當地的時區。
不過當初學的這些東西,他早就還給學校了,現在根本不可能記得起來公式是什么樣的,所以對于正午的時間,就只能用這種方法來認定了。
畢竟時間對于王偉來說,只是起一個參考的作用,以后有條件了自然可以重新認定,對于現在來說,有用的就行了。
言歸正傳,經過一個小時的熔煉,窯爐在王偉的期待中被打開了。
迫不及待的用木棍在爐子里面扒了起來,很快,便感覺木棍碰到了一些硬邦邦的東西。
扒出來一看,正是燒得通紅的不規則狀的鐵塊。
當窯爐被徹底扒完后,一共從里面扒出來了十多個大小不一的鐵塊出來。
這些鐵塊的形狀很不規則,大的差不多拳頭那么大,小點的還沒有玻璃球大。
冷卻之后,王偉將其拿在手中,沉甸甸的感覺讓他不知道說什么好。
來到這個世界這么久了,總算是有鐵了啊!
沒鐵的時候,能做的事情太少了,感覺處處都受到了限制。
很多人不解,金屬的作用真的有那么大嗎?
我們的老祖宗沒有用一個鐵釘,就能制作出來美輪美奐的木庭,結實耐用的木橋,難道你就不行嗎?
其實說沒有用過任何鐵釘做出來的房子和橋確實沒錯,但那只是材料上沒有使用金屬材料,但是工具上,是不可能不用金屬的。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沒有鋸的話,你木板怎么裁切,你梁柱如何截斷。
沒有金屬工具,你怎么在木頭上面開洞,卡在一塊的鉤契你又怎么挖。
說實話,村子外面就是樹林,林子里面全部都是被大雪壓斷的大樹。
如果給王偉合適的工具,憑借著族人那非人一般的力氣,王偉有把握只用兩三天的時間就用木頭將村子填滿。
可是現在,為什么還需要天天派人去砍樹呢?
還不是因為石斧太鈍,并且太脆了么。
如果有鐵斧的話,族人現在十斧頭才能砍斷的樹枝,用鐵斧一下就能砍斷。
有鋸的話,需要花費好久才能截斷的樹干,分分鐘就能解決。
在工具齊全的情況下,現在一兩個人砍樹的進度,也許就會超過往日十個人的進度。
由此可見,金屬工具對于人類的重要性了。
抓了兩個鐵塊撞了一下,發出了久違的金屬交擊聲,這種聲音,王偉已經很久都沒有聽見了。
看著手中的這些鐵塊,王偉雙眼炯炯有神。
要不了多久,他就能夠將這些鐵塊,變成鐵錘,鐵斧甚至鐵鋸了。
想到這,王偉開口道:“桐樹,你挑兩批人出來,我再燒一爐讓他們好好學著,今晚窯爐通宵運作,把這些碳,全部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