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圖上看,這片林子并不大,守林人不能說對每一寸土地了如指掌吧,但每日出入的人群應該是了解的,那么他的話我認為還是可信的。”
分析到這里,閔學刻意停頓了一會兒,等著眾人消化信息。
而眾人此時的感覺是這樣的:原來那段視頻,有這么多信息啊...
臺下許多學生紛紛點著頭,之前那視頻,很多人也就看個熱鬧,閔學說的這三點,他們雖然也都看到了,卻沒多少人進行提取歸類。
而且很多時候,看著簡單的事件,真要讓你說個一二三出來,卻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否則以前的語文考試怎么會有總結歸納這一問呢?
不過,閔學說的這些信息聽著很普通啊,能有什么用?
通過這些信息,又如何能推導出兇手是口吃的結論?
眾人不由的更好奇了!
見學生們接受了這些信息,閔學這才慢條斯理的繼續向下分析去。
“我們先來分析第一點吧,這是警方公布的信息,公信力更強一些,也是其他兩點的基礎和出發點。”
第一點?那不就是關于案發時間、地點和死者人數的那條信息,這有什么好分析的?
似乎感受到了眾人的疑惑,閔學卻沒直接解釋,而是提了個問題。
“大家想必都看到了這樣一個信息點,那就是三名死者,都是背后中槍而亡,那么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是背后中槍?”
什么意思?
哪個部位中槍,和破案有關系嗎?難道打中不同的位置,就能看出不同的兇手身份?
這有點扯了吧!
全場寂靜無聲,只有聶子瑜似乎意識到了什么,瞬間陷入了沉思。
給了大家十幾秒思考時間,見無人應答,閔學只有繼續提示。
“大家要知道,被害者是手無寸鐵的,而兇手手上卻有一把真槍,那他為什么一定要選擇從背后偷襲,而不是正面攻擊呢?”
“如果只有一個死者是這樣的死法,我們還可以將其解釋為方位原因,那么三個被害人都是這樣的死法,應該可以說是兇手故意而為之了吧?”
哎?
這么一說,好像也對哈?
兇手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在閔學的分析下,眾人才有了當頭一棒的感覺,雖然仍摸不清方向,卻不像最初那般一頭霧水了。
話說,明明是同樣的信息,為什么人家就能看出不同的東西來呢?真是不得不服啊!
金才哲更是皺了皺眉,心里不由升起種不好的預感來。不過想著僅靠這么點線索,根本不可能破案,而破不了案,閔學也就神氣不到哪去,金才哲又平衡了。
相對于思想復雜的金才哲,學生眾就簡單多了,不過,大家雖然知道了問題的癥結所在,但原因?抱歉,我們還是想不到啊!
眾人看向閔教授的目光愈發灼灼。
順便一提,現在連妹子們,都忘記了自己的初衷,已經由單純看顏值轉化為了對講座本身的興趣上去。
感受到這股求知的熱力,閔學竟然有種不同于破案的成就感。
這感覺?似乎還不錯?
于是,閔學繼續開啟了循循善誘的為師者模式。
“在此疑問下,我們不妨展開大膽的聯想,大家想,在強大槍械力量武裝下,兇手卻為何選擇偷襲?”
“是否...是因為兇手不想讓人看到他的臉,或是身形?”閔學提出了一種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