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度娘搜索框里剛打出“華夏寶藏”四字,還沒搜索呢,閔學就感到剛起飛沒多久的飛機機身突的抖了抖。
多數乘客內心毫無波瀾,該干啥的干啥。
正常操作,飛機遇上氣流什么的很正常,廣播也果不其然的立馬響起了空姐程式化的解釋語言。
“你也看這檔節目啊?”
提示系緊安全帶的廣播過后,閔學耳邊忽的響起一個渾厚的中年男聲。
閔學抬頭循聲望去,發現說話的是個在空姐危險提示下,從過道往自己座位走回的休閑裝男子。
“抱歉,我不是有意偷窺,”見閔學望來,中年男子解釋了句,“只是這檔節目很合我口味,所以對“華夏寶藏”四字難免敏感了些。”
“無妨,”閔學不在意的擺擺手,“我也對這檔節目很感興趣。”
感興趣是真,但還沒看過節目也是真的。
閔學之所以如此回答,是因為他覺得和這中年男子挺有緣的,倒不是相識,而是對方的打扮與他高度相似。
這里不是說衣服樣式,而是配件,二人俱都帽子、墨鏡、口罩配備齊全,即便上機也沒著急往下摘。
所以...對方也許是某位明星?
有了這個念頭,閔學朝此方向在腦海中檢索里一下,很容易就通過對方的外形輪廓聯系到一個人。
崔英博,著名歌唱家,成名曲《大河》,閔學從小聽到大的那種主旋律歌曲,傳唱度極高,不管大人小孩兒,旋律響起多少都能哼唱幾句。
難得的是這位不光在主旋律方面有所建樹,還為央視一套熱播的開年大劇唱過主題曲。
在當初還未多家衛視百花齊放的年代,江湖地位可想而知。
再加上這位崔老師還曾多次登上過春晚,國民認知度簡直不要太高,所以這身裝扮就不難解釋了。
頭等艙座位本就不多,本次航班搭乘的人數更是寥寥無幾,想想還有兩個多小時的行程,崔英博試探性的往閔學邊上的座位指了指。
閔學雖然一眼認出了人,倒也沒露出什么意外驚喜之類的表情,只是做了個“您請坐”的手勢。
不知身份已被認出的崔英博欣然落座,“唐突了,只是旅程寂寞,希望不要耽誤了小兄弟你的時間才好。”
“崔老師客氣了,能和您聊上一聊,是好多人盼不來的福氣呢。”閔學輕笑著點明了認出對方這個事實。
被人叫破身份這事兒崔英博并不覺得奇怪,在他過往幾十年的生命中已經上演過無數次。
那些人或是初見明星的獵奇與追捧,或是虛假的客套,或是對于“戲子”的蔑視,又或是自恃身份居高臨下的輕視乃至無視。
但身旁這青年不同,雖嘴上客套著,看似與一些人無異,卻怪異的讓人疏離不起來,就宛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卻讓人只感舒服愜意。
帶著這種新奇的心態,崔英博為自己臨時起意坐過來的決定點起贊來。
“崔老師是到南云有工作?”閔學試探性問道,雖然不太清楚崔英博的家鄉,但聽口音就知道妥妥的北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