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散散心,”崔英博搖頭,“我這人不服老,就喜歡四處溜達溜達。”
閔學輕笑,“老不老的我不好說,但大家夸您心胸開闊一定是真的,愛旅行的人胸懷都不會小。”
恭維話崔英博聽過不少,但從這小子嘴里說出來怎么就讓人這么舒坦呢?
崔英博動手摘下了口罩和眼鏡,“得,我就當你是真的在夸我了。”
“當然是真的,我從小聽您的歌長大的,”閔學亦在同時摘下“配件”。
“現在的年輕人喜歡研究老物件的可不多了,”崔英博一語雙關,既說了自己,又把話題帶回了主題。
客套自然是適可而止的,閔學會意的轉到了《華夏寶藏》上。
“讓您見笑了,其實我對這些也沒什么研究,以往看那些鑒寶節目,關注最多的就是那些古董值多少錢。”
這話忒俗,卻引的崔英博哈哈大笑,“你倒是真不怕露底兒!”
看來崔英博并沒認出閔學這張臉,估計是不怎么關注娛樂新聞,同時也說明閔學真的很少在公眾場合露面。
“我又不是姑娘家,有什么好怕的,”看出崔英博是那種不拘小節的人,閔學也小小的打了個趣。
一句話,將二人的距離又拉近了不少。
崔英博哭笑不得,“你這小子!”
一番玩笑后,崔英博又轉回了剛才的話題,“說真的,雖然《華夏寶藏》才播出了一期,但大國底蘊盡顯。”
“千里江山圖,各種釉彩大瓶,石刻之祖石鼓,一期三國寶,件件都不足以用奇珍異寶四字來形容!”
“尤其是那王希孟,十八歲就作出這幅千里江山圖,畫面細致入微,江河煙波浩渺,群山層巒起伏,集水墨山水之大成,真少年天才也!”
“更甚者,這幅畫作的顏料俱都用寶石研磨制成,千年熠熠生輝,道一句國寶,實至名歸!”
崔英博言語間盡是對祖國歷史與文化的贊嘆,“我等身為華夏人,當深深為之自豪!”
憑閔學的反應和口才,順著崔英博的話說下去完全沒問題,但對著這樣為祖國真心自豪的老藝術家,他一點都不想敷衍。
“慚愧,其實這檔節目我還沒開始看,本來還無可無不可,聽您這么一說,我可要好好去看一看才是。”
崔英博笑著用手點了點,“你這年輕人,也不知是該說實誠還是傻,不過我倒希望,現在的社會上多一些‘傻人’。”
“難得糊涂,吃虧是福這些老話的真意,能真正懂得的人怕是極少了。”
在辦了這許多案子后,閔學對崔英博的話感觸頗深。
難得碰上能說到一起的人,崔英博話匣子大開,“說起來,《華夏寶藏》的看點除了這些大國重器,其他環節亦都可圈可點。”
“為了吸引你們這幫年輕人,節目組也是煞費心機,請的都是些你們愛看的明星吧?”
“哦對了,你還沒看過,”不等閔學說啥,崔英博再次笑道,“說實話,對于那些文物,我也不過是個外行,拿著一些抱佛腳的知識充充門面,不過做了大半輩子音樂,這檔節目的配樂倒真叫我老崔開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