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著略顯沉重的腳步,康輝從一對對情侶間穿過,走出了擁擠的電影院。
康輝此刻的心情不是很美妙,并非源于單身狗對那些撒狗糧眾的怨懟,而是來自他剛看過的那部電影,《眉公河行動》。
這電影...怎么說呢?
有勇氣爭十一黃金檔的電影,哪個沒兩把刷子?不過《湄公河行動》在康輝看來是遠高于及格線之上的。
尤其作為一部正向的主旋律電影來看,這樣的敘事和演繹已經遠遠出乎許多人的意料了,幾可當做一部動作大片來看。
他不是專業的影評人,也沒有那些犀利的角度,只能從自己的世界觀出發來解析一番。
電影結局雖然是咱國家成功將主犯數人擒獲押解回國受審,看似大獲全勝,可仍讓人心里酸酸的,怎么都不得勁。
細細想來,也許是因為那些真實反映金三角地區狀況的殘酷鏡頭,又或是因為那些在抓捕過程中,永遠留在了異國他鄉的兄弟。
這不是個是否值得的問題,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不只是句口號。
酸楚過后,康輝心底涌起的只有一句話,祖國萬歲!
成功被“洗腦”的康輝,頓生豪氣萬千,邁著堅定步伐返校。
有著如此多默默無名的英雄在為我們今日的安定拋頭顱灑熱血,我們又有何種理由荒廢不努力呢?
如此想法驅使下,康輝對自己空出來的課余時間忽的有了想法,比方說,自學一門專業外的課程?
說干就干,學霸康的十一假期因一部電影,戛然而止...
當然了,《眉公河行動》還遠沒有如此神奇的魔力能讓所有人如學霸康這樣,立志為華夏崛起而讀書。
大部分人看過電影后,只會唾棄販毒集團的殘暴,并為華夏警方雷霆萬鈞的行動鼓掌。
其實能讓人有如此觀感,已經說明了電影的成功。
當從劇情中走出后,人們終于將視線轉移到了其他角度。
比如以張浩白和歐燦為主角的演員陣容,在二位影帝的實力演繹下,不止于光偉正的有血有肉警察形象,深入人心。
再比如,因為閔學加入而意外被屢屢提及的編劇團隊,這也算是個奇葩現象了。
除非名家,國內電影編劇的地位一向如小透明,從來不被大眾所關注。可這次算是沾了閔學的光?朱鏡其幾人也被拎出來溜了溜,圈了一小波粉。
當然作為幕后人員,被提及最多的,還是閔學。
動作指導什么的名頭大家都沒太在意,作為警察會幾招也沒啥奇怪的,大家的重點還是在編劇上。
之前那些覺著閔學涉足主旋律改編難免要撲街的,現在紛紛被打臉,沒半個趕再往外跳。
為什么?
拋開那些主觀因素,一切還是要靠數據說話。
首映一天后,《湄公河行動》的票房雖不說一騎絕塵,但也在同一日上映的三部電影中以微弱優勢領先。
這不能說明《湄公河行動》不夠好,電影上映首日的票房,與多種因素相關,導演和主演都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
敢在十一黃金檔當天上映,其他兩部電影不用想也知道都是大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