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林清玨如往常一般,卯時便起,此時外面天色還是昏暗,便起身點起了燭火,后上了長榻推開竹窗。
向外看去,可見一彎清月隱在云后,散著蒙蒙的光輝,竹屋后的竹林搖曳間有沙沙聲。
林清玨盤腿坐在長榻上,定神看了眼儲物袋中的物品,昨夜時辰已晚,只將身份木牌刻錄完成,其余的東西倒是還沒有看。
只見在儲物袋不大,只有兩排架子,然后便只余下一小處空地,架子四層,一排上放著兩套衣服,一套為青色長衫,上方有一條青色束帶,一套為白色的束身練功服,所配的亦是一條白色發帶,往上一層看去,則是一張地圖,幾本書籍和日常所需的清潔符和凈塵符,最上層還有一柄木質小劍,旁邊放有辟谷丹。
隨手將那套白色的練功服取出,林清玨雖覺得這個顏色頗不合理,但是相較于那套長衫,還是練功服更合自己心意,隨后又將凈塵符和書籍取出,將符放在矮桌之上,林清玨便開始研究書。
其中一本書名為《練氣訣》,書籍很薄,將其翻開后,第一頁上書“凡入道修行者,皆需先除體內雜質,引氣入體,感悟靈氣,打通身體十二經脈待可憑空取物便入練氣一層。”林清玨暗道,這些話和聞道子在行舟上所教授的相差無幾。
再往后,講述了何為十二經脈,十二經脈是為手三陰經、手三陽經、足三陽經和足三陰經,此為四大正經。
在四條正經中,又各有三條經脈,以手太陰肺經開始,依次傳至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再回到手太陰肺經,形成一個循環的大周天,在一旁還配有經脈走向圖示。
在書頁上還有教授如何引氣打通脈絡的方法,但相較于聞道子所授,林清玨還是覺得書中的不如聞道子的方法凝練,待確定書中再無其他內容后,林清玨翻看其他的書籍,發現還一本《劍修基礎式》。
這讓她頗有興趣,雖然學了基礎的凝氣沖脈,但是運劍招式可也足叫人心動。
但顧忌方才看《練氣訣》花費了不少時間,已過半個時辰,只余下半個時辰時間,只能將劍式放回儲物袋中,待尋其他時間修煉。
在秋汛長老所給的的儲物袋中,尋了一張凈塵符在身上使用后,林清玨便穿了練功服出了竹屋,剛下竹樓時,卻見應熹一身練功服,從屋內出來。
應熹見林清玨時,頗為驚訝,輕聲詢問:“你昨日來時頗晚,不多歇息一會兒嗎?”
此時開課的是為識字課,昨日一番交談,應熹心知林清玨只需去進行課業考就可。
林清玨搖了搖頭,和應熹并肩朝著門外走去,回答道:“無礙,去得早些若是長老在,我便我不必等課后再考了。”應熹應聲點頭,想來也是這個道理。
一路順著石階往下,此刻山間薄霧蒙蒙,兩旁招展的枝葉上還有顆顆露珠,偶有幾人或結伴,或獨行的朝山下走去。
一刻時間,兩人便到了昨日山腰的習課處,應熹從儲物袋中取出木劍,同林清玨說了一聲,便朝武場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