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廳中已經是來了許多人,頗為熱鬧,四人尋了靠里的位置坐下,只見常靈拿出木牌,對著令牌念一段法訣,九轉寶塔塔身閃過一道靈光后,桌上就出現了熱食,而應熹和徐子瑜也也依照常靈的動作念法,桌上便又出現了食物。
應熹見林清玨十分驚訝的模樣,便朝著林清玨解釋道:“新弟子所發的書里,有一本《入門摘要》,這個在上面記載,新弟子可來膳堂用膳,無需費用,待正式入門后會根據記錄扣除宗門積分。”后又將法門告訴了林清玨。
林清玨恍然,依照法訣念法,后前面便出現了今日的餐食。
待四人用完午膳后,便回了山上的竹屋休息,待午憩醒來時,天氣炎熱,頗為悶熱。
常靈和徐子瑜同隔壁院子的人去了山下游玩,因此此時在竹樓中只有應熹和林清玨兩人,而二人在練武臺之時便約好,下午由應熹林清玨七式劍法。
林清玨見竹樓前的空地沒有遮擋,悶熱異常,又想起竹窗后那片竹林,便去敲了應熹的房門。
應熹聽見敲門聲,心知是林清玨,便開了房門。
“阿熹,我們去竹林練吧!”林清玨見應熹開門,便歡喜的說道。應熹應聲,關上門,兩人從竹樓旁的小道去了竹林。
午間熱風吹過竹林留下沙沙聲,兩個小小的人兒走在竹影間,此處的小道一路向下,片刻石階平緩,原是在竹林中有一處空地,空地旁還有一方石桌,走進看去,石桌積滿灰塵。
兩人對視一眼,林清玨說道:“這里應該是師姐們曾經修煉之地!”應熹心中贊同點頭,于是二人便不再有疑,開始練習劍式,林間回蕩的都是應熹的嬌喝聲。
“手不對!要微挑一寸!”
“平推直砍出去,不要瞎砍!”
“林清玨!”
……
兩人從林間上來時,林清玨好奇的詢問應熹,“你怎么會的劍式?新進弟子中,我所見過的人中,你是最厲害的。”
應熹展開雙臂,伸了大大的懶腰,悠悠回答:“我在俗世時,我父親是將軍,我六歲時,他便開始教我練武了。未曾想,劍術七式在宗門內還要學。”
如此,林清玨便明白為何應熹如此熟練,待兩人回到竹屋,便已經天色擦黑,期間,應熹囑咐林清玨,在練完劍后凝氣沖脈會大有裨益,林清玨想到書中所述的沖脈方法雖平穩,但不如聞道子所教見效快,便將此法授給應熹。
正所謂,投之以桑榆,報之以桃李。
晚間,林清玨盤坐在長榻上,凝心靜氣沖脈,雖踏入修行之道不過半月余,但林清玨悟性頗高,且靈根出眾,勤苦修行間,已經將四條正經打通三條,而剩下的,便是只差連接手太陰經的最后一條足闕陰經。
此時,林清玨正以靈根,溝通周邊的靈氣,小心的將靈氣引入體內,以靈氣慢慢潔凈穴位中的濁氣,當靈氣穿過最后一個穴位,接通手太陰經時,林清玨周身散出一陣白芒,而周圍的靈氣都不受控制的朝著林清玨涌去。
靈氣雖多,但并不狂暴,溫和的順著靈根進入,順著十二條經脈循環,最后在丹田處形成一處氣海,靈根中的靈氣將氣海填滿,而氣海有反哺靈根,形成一循環周天。
待白芒散去,林清玨只覺得通體舒暢,體內力量充盈,心知自己已經成功踏入練氣期!
見桌上有茶盞,林清玨心思一動,嘗試以心神調動氣海中的靈氣,只見茶盞憑空而起,大喜之下,卻聞一陣酸臭,待看自己一眼,卻發現身上滿是泥垢,當下也顧不得茶盞,忙拿出凈塵符往身上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