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氏一臉鄙夷,她向來喜怒形于色。辛氏這賤人的兒子,庶子出身,臉皮卻奇厚,奉承話,張口就來,做戲功夫,跟辛氏一脈相承。
老太太也就罷了,定國公的嫡長子,豈是你一個庶出的賤人之子攀得上的?
別人不搭理你,你還上趕著嗔怪,真真不要臉。
孫云眼見親媽快要忍不住發火,馬上站起來,走到孫泊身邊,扶起弟弟,又對老太太道:“老太太慈心,孫兒們都感同身受。此次進京,云兒要為鄉試準備,無法在老太太跟前盡孝。泊兒雖小,較笑笑和子期弟弟卻稍長,照顧弟弟妹妹,可要用心。”
最后一句話,他是對著孫泊說的。
孫泊雖對盧氏那一房的人無感,但既然孫云已如此說,自己就不便再作態,顯得矯情了。
孫云年十三,前兩年剛過了童試,算是個秀才。
他身形俊逸,劍眉星目,樣貌遺傳老爹,此時說話清脆,不卑不亢,張弛有度,儼然一副小大人。
允良極重子女教育,期望他們科舉得力。
他自己是圣上恩寵,授父輩蔭封得官。
平時為官雖謙恭謹慎,精明能干,卻常常自覺比那兩榜進士出身的官員們矮了一截。
本朝官場有個不成文規定,非兩榜進士出身,不得入閣,非入閣不得拜相。
科舉出身,還可越級升遷,盧敏的父親,當朝宰輔,便是探花出身,賜翰林。
六年后便官至副宰相,十年后,官拜宰相。
這是允良的隱痛,孫云深知,所以一直默默努力。
允良不喜盧氏,但對這大兒子,卻頗為倚重贊賞。
盧敏看孫云言語爭氣,怒氣消了一半,也知在外人面前,自己這個嫡母,需有大家風度。
于是道:“泊兒細心,自當照顧妥當。子期若不嫌棄,今晚便住在府上,陪陪我這幫不成器的兒子,讓他們長長見識。”
崔然推辭道:“一道回京已是叨擾,怎可再添麻煩!”
老太太笑道:“我們收了你這許多禮物,你不留下來,便是嫌棄我這老太婆腌臜了。”
崔然故作惶恐:“不敢,晚輩留下便是。”
他低頭,心內樂開了花。
這下,可以好好捉弄那個福娃娃了。
孫希冷眼看他做戲,心里打定主意,離他越遠越好。
他當她五歲小童,我卻是三十二歲心智成熟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