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敏見寧新伯夫人旁邊有個頭發花白的貴婦人,想著應該是靖海侯的太夫人。
那老年貴婦看崔氏和王氏打鬧逗趣,似是看尋常事。
“盧姐姐,這位是靖海侯府的太夫人,太夫人,嫂子,這是忠勇伯的夫人,母家是范陽盧氏。”崔氏對著太夫人行了福禮,繼續引薦道。
盧氏屈膝行禮:“晚輩拜見太夫人。見過王夫人。”
太夫人連忙扶起,“不必多禮。”轉頭打趣崔氏,“看看,都是年輕媳婦,人家可比你穩重有禮多了。”
“嘿嘿,那是太夫人疼我,我自然要放肆淘氣些。”崔氏笑嘻嘻道。
寧新伯王夫人笑道:“你那是臉皮厚,我說陳郡謝氏,百年書香,怎么出了這么一個頑皮的小猴。盧夫人,你別見怪。她從小被我嬸嬸寵壞了。”
盧氏有點尷尬,訕訕道:“哪里哪里。”
陳郡謝氏,孫希也有所耳聞,世代簪纓,在大周朝出過兩個帝師,進士一百多人,位居宰輔者兩人,位至尚書、侍郎、節度使十多人,科名之盛,海內無比。
孫希腹誹怪不得剛才崔夫人陳訴朝堂明晰有道,原來是家族傳承。
大周朝重文輕武,讀書人地位奇高。本朝太祖皇帝曾親自下“勸學詔”。
在大周朝,做官不再是貴族階層的特權,平民都有了做官管理國家的資格。
大周朝入仕有四種途徑:科舉、國子監、舉薦和蔭襲。
孫希父親做官,便是蔭襲。但是大周朝的蔭襲搞得有些寬泛,不僅父子之間,親族、門客、部下都可以在恩蔭之列,物以稀為貴,既然寬泛,其品質自然就不太好。
當朝左丞相盧僧固,盧敏父親,雖有恩蔭,但他卻很爭氣,苦讀科舉,高中探花入仕。
右丞相王寧平是以父輩恩蔭入仕的,原本沒有入閣資格,他因為政績突出,當今圣上特恩準入。他不管是資格還是官位,都比盧僧固高,但卻自覺矮人一頭,處處得讓著盧僧固。
四人正寒暄著,福田院管事秦堯在旁笑道:“四位夫人,站了這許久,不如到普濟堂坐下再聊。”
崔氏拍手道:“是了,說著話就忘了。”
她上前扶著靖海侯太夫人,一道走進普濟堂。
崔氏和盧氏讓太夫人和王夫人做上首。
她們倆左右下首坐著,兩家子女各按著齒序各自坐下。
其他三家都是熟識已久,崔氏笑著對盧氏道:“盧姐姐,介紹貴千金們給太夫人和嫂子認識下?
盧氏一一介紹了,孫寧等人便依次上去給兩位夫人行禮。
待孫希上前,行了福禮,抬起頭。那王氏和太夫人俱是一驚,接著,兩人不約而同,都看向崔氏。
崔氏嗔道:“都別看我啊,我也喜愛這女娃娃,一臉福相,又懂禮。”
兩人似有領會,跟著夸道:“是個有福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