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然今日一襲白衣,外罩竹葉青色的軟煙羅,腰間束一玉帶,風姿秀美絕倫,氣質清貴,這家伙十歲便有公子世無雙的雅稱。
到如今二十歲,更是面如冠玉,劍眉星目,坊間傳言他“天資英絕,蕭然若寒素”。
孫希不得不承認,崔然這小子,雖然有點促狹腹黑,長得可真讓人心動啊,放在現代,那肯定是萬人追捧的小鮮肉啊小鮮肉。
可是,大周朝,到底是什么神仙朝代啊,錦瑟這首詩居然也沒聞名于世。
孫希心內暗喜,以后這些名詩,都可收為己用了,慚愧慚愧。
轉而一想,不對,剛才這首錦瑟,可是首愛情傷感詩啊,這讓她們聽到,該作何想法?
崔夫人、盧敏和崔然,又不是王熙鳳那樣的文盲,他們可都是書香滿腹之人。
孫希暗暗叫苦。
她決定,這首千古傳誦情詩,還是署名他人吧。
“這首詩在我才得的一本孤本詩集上看到的,我雖不甚明白詩的內容,但只覺這詞句意境飄忽唯美,倒是難得的佳作,便用小楷謄寫了,好閑來欣賞。”
孫希索性大方地拿開蓋著的宣紙,一首錦瑟躍然紙上,三人讀這首詩,念到最后兩句,一時都入了神。
崔夫人和盧氏尤其年長,閱歷也多些,看得更是陷入沉思,久久,兩人回過神俱是拍手叫絕。
“真是好詩,不知是何人所寫?”崔夫人好奇道。
“應是前朝一鄉間秀才,不怎么有名,叫李商隱的。”孫希隨口一謅,她想著若把李商隱說得太厲害,進士及第名號響亮什么的,反而麻煩。
莫熙齋小涼亭,天氣尚未轉暖,周媽媽正指揮小丫鬟們端上只大銅爐,涼亭周圍,擺上幾個彩漆可折疊八扇海棠花雕繪大屏風。
盧敏等人到了的時候,周媽媽已經在八角黑漆圓桌上布好吃食和茶水了。
四人圍著落座,便有小丫頭塞了湯婆子于各人懷里。
崔然看著孫希,淺淺一笑。孫希不明所以,只好報之以同樣的笑。
崔然低下頭,嘴角上揚。
孫希心內一咯噔,有點五味雜陳。
盧氏笑道:“午膳備得匆忙,也沒什么好吃的。妹妹莫怪。”
“這一桌子的佳肴,姐姐忒客氣了。”崔夫人芙蓉臉面,笑得燦爛。
眾人吃完午膳,盧氏讓周媽媽上了些小吃和茶水,便吩咐下人仆婦們都退下。
一時小涼亭只剩下四人,崔夫人首先開口:“姐姐這兩天可有聽說,我們子期與林太師家的孫女退親的事?”
這兩天東京確實都在傳,林太師嫡孫女身染惡疾,主動提出與定國公府退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