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這古代,大門不出,二門難邁,唯一的音樂,大概就是孫寧的琵琶和盧敏的琴音。
但她們倆,一個早就出嫁,一個管著偌大的伯爵府,現在又要為她的婚事奔忙。
孫希靜不下心,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地睡不著。
窗外的風,凜冽而蕭瑟。
迎面一個寒顫,額頭一陣清涼,孫希心頭突然一亮。
第二天一早,孫希去老太太處請安,見孫云的媳婦徐氏已在那兒了。
徐氏是永安侯嫡次女,孫希對著她福了福,淺笑道:“嫂子今日神采飛揚,可有什么好事?”
“也算是喜事。昨日我回娘家,我母親說四房嫂子的女兒生了個大胖小子。”徐氏笑呵呵道。
“那是添丁的大喜事了。改天我繡雙娃娃的虎頭鞋,嫂子你帶去,算是我一點心意。”孫希說完側身坐到徐氏身邊。
“笑笑的女紅,越發進益了,上次你給孫寧的寶哥兒做得衣裳和鞋子,寧兒說比她們府里針線上的繡娘強多了,就是大內,也比得上。尤其是那鞋子,跟照著腳做的似的,寶哥兒都不舍得脫下來換別的。”申老太太年紀大了,說話吐詞卻依舊清晰明朗。
孫希摸摸后腦勺,不好意思道:“寶哥兒好跑好動,我就是把鞋底弄厚些,弄軟些罷了。”
“那也是希姐兒有心。”徐氏夸道。
對這個小姑子,徐氏是非常喜歡的,便是她自己的一雙兒女,孫希也是經常給他們做這做那,雖說大戶人家不缺穿戴,但小姑子的手藝和心思實在是好,她不知哪尋來的時新花色,和衣服的錦緞顏色搭配的恰到好處,美輪美奐。
她每次帶兒子女兒出去串門,一群子貴婦人圍著她的孩子們夸,都說沒見過這么新奇時尚的搭配,爭著問她哪里來的繡娘,哪里采買的布匹。
徐氏只好實話實說,說是自家小姑子給侄兒侄女做的。
眾人便都夸孫希心善手巧,品味出眾,不愧是百年世家養出來的好女孩。
“嫂子家四房嬸嬸的女兒嫁的人家可是姓林?上次聽嫂子提過一次,不知我記得可對?我想在鞋子上繡上他家的姓,也顯得咱們用心。”孫希看似無意地跟徐氏嘮著家常。
“是的,林太師家的庶子,排行老五的。”徐氏答。
“上次聽嫂子說那家庶子好似不大受長房嫡子們待見,可是有什么緣故?”孫希想著先探一下徐氏的口風也好,說不定其中有什么可以利用的信息。
“其實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紛爭,無非是老五的親娘恃寵而驕,又仗著有兒子可以依傍,對大房親母不甚恭順罷了。”徐氏悠悠然嘆了口氣。
“嫂子也勸著些家里嬸嬸,畢竟林家那幾個嫡子都在軍中效力,關系處好了,都是依靠。花好月圓時,自然看不出什么,一旦有什么事,能雪中送炭的,只有親兄弟。”孫希勸道。
“誰說不是呢,但你不知道,那老五性子有些左,被他姨娘寵壞了。少遠見,非說不求著他幾個兄弟,單靠自己也能立起門戶。那家老大也是,仗著軍功,經常目中無人,擺老大架子。自己幾個嫡親兄弟,尚且經常鬧矛盾吵架,更別說這庶弟了。”徐氏搖搖頭,對林太師府里的凹糟事,她聽到的太多了。
“前幾天定國公世子崔然剛與長房嫡女退了親,說是嫡女有了惡疾。你家四房女婿畢竟是他家兄弟,嫂子還是勸著些,趁著探病的契機,修復一下關系為好。”孫希覺得時機到了,該插入正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