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晃,半個月過去了。
孫希擔憂的事情,一件也沒有發生。
她漸漸放下了心頭大石,心想也許很多事情,她把崔然想象得太可怕,太無所不能了。
畢竟,他還只是個二十多歲的小鮮肉。
人的心態一旦放松下來,就會開始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來打發時間。
前階段一直忙于繡南安郡王妃的百壽圖,這些天又忙著為自己的婚事奔忙,夢里芳華,已經落下了好幾期沒看了。
從十三歲開始,她就已經不從崔然那兒借閱夢里芳華和洞見了,她想著自己遲早要及笄嫁人,到時候總不能還每周打發小丫鬟去崔府拿書吧?
她想了想,孫府最疼她,最可信,最能替她隱瞞,又有能力辦到這件事的,只有自己的嫡親大哥孫云了。
孫云比崔然年長,比孫寧小,他作為嫡長子,原本不必科舉出仕,自有蔭封和爵位承襲。
但為了不負這么多年苦讀,他還是參加了科舉,第一次沒考中,第二次終于中了二榜七十六名,成績雖不拔尖,但怎么也是進士出身了。
允良高興地大擺流水席,宴請同僚和親朋好友到家。慶賀孫云榜上有名,
東京最有名的慶喜班,在忠勇伯爵府戲臺唱足七天大戲。
老太太頭天還很高興地點了戲,與子孫同樂。
第二天開始便托身體累了,在壽安堂歇著不出來了。
盧敏和孫希等人去請安的時候,老太太皺眉:“勸著老爺些,最多熱鬧三天,不可再多了。”
允良卻和盧敏道:“如今不比從前,現在一切塵埃落定,若我們家還前怕狼后怕虎的,反而叫人看輕了。”
申老太太嘆了口氣,沒再說話。
孫云考中進士后,入了翰林院當庶吉士。原本他這個名次,是入不了的。
其中,自然少不了盧僧固和允良等人的助益。
孫泊聽了老太太的吩咐,去了國子監。如今外任六合縣縣令。
孫維、孫曉和孫弗都還讀著書,除了孫弗,另外二人都已過了童試,尤其孫曉,夫子夸他天資聰穎,有三甲及第之才。允良聽了不禁大喜過望。
允良私心,還是想讓他們以科舉入仕,因此對于三人學業督教得甚嚴。
這最近一期的夢里芳華小報,最大版面寫了一個官家千金的嫁娶故事。
話說本朝一官家小姐,其父是某節度使,本家姓穆。
穆小姐年輕貌美,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早年便與京城某李姓高官定親。
李高官的上司不忿他家有這么好的姻緣,但又苦于自己沒有適齡的兒子可以迎娶穆家小姐。于是便慫恿一個跟李高官家有隙的王姓高官的兒子,名王朗的,去勾引穆家小姐。
王朗外表風流倜儻,又極通音律,一曲《武陵春》名動天下,穆小姐在閨中便聽過他的大名,心中思慕已久。
某日,穆家小姐與母親前往龍慶寺燒香歸來,中途餓了在慶春樓雅間吃飯。
慶春樓二樓大廳熙熙攘攘,眾人圍著一個少年,要他吹奏成名曲,少年推搪不過,只好勉為其難吹了半首《武陵春》。
穆小姐聽到笛聲,只覺此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尋。
于是派丫鬟出去打聽吹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