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希眉心一跳,給我求情?
為什么不是替崔府求情?
難道……
她眼底的不安轉瞬即逝,可盧太夫人何等眼尖。
她不動聲色道:“孩子啊,人生在世,難免經歷坎坷,你還年輕,多經些事,多踏些風浪,以后真遇著事,就更容易應對得宜,你說是嗎?”
孫希側過頭,茫然地看著她,喃喃道:“真遇著事?”
盧太夫人微微頷首,聲音和藹:“相信外祖母,你現在經歷的,只是小風浪,更大的,我和你外祖都經歷過,這不是,我們都過來了嗎?”
“現在我們家,正是歲月靜好。寧兒在齊國公府,地位穩固,寶哥兒又讀書上進,她呀,常跟我說,千好萬好,都不如自己膝下有寶。”
“女人哪,一輩子最重要的,是享受好兒女福!”
“你看我這輩子,有你舅舅幾個和你母親,你外祖父常年忙于政事,孩子們,都是我精心教養著長大。”
“現在呢,你母親是侯夫人,你和寧兒又得封縣主。你舅舅幾個,都在朝為官,極有出息。我這出去哪,都是被人捧著夸著,大家都說我有福氣。”
孫希越聽,心里越悲愴,外祖母這是讓自己做好心理準備,崔然可能回不來了。
她想起還在襁褓中的承哥兒,圓嘟嘟的小臉,手臂壯得如蓮藕,有時候,會咿咿呀呀和她說話了,偶爾高興了,還會朝她咯咯直笑。
她心中酸澀,兩行清淚不自覺流了下來。
盧太夫人拿帕子給她揩了,悠悠道:“承哥兒是個有福氣的孩子,上次百日宴,我和你母親拿著一串佛珠逗他,他一把抓過去,放在小鼻子上聞了又聞,普濟寺的玄清大師常說:與佛有緣,其心也善。心善者,必有福!”
孫希摸摸已微微隆起的肚子,心里不住地暗示自己往好的方面想,保持心情愉悅。
作為一個在文明社會待了三十多年的成熟女性,她深知產后抑郁的嚴重危害。
而且,捫心自問,因著前世的記憶,她對于崔然這個丈夫,甚至沒有深夜痛哭的經歷。
她看過一本心理學作家寫的書,上面說,人的痛感好像一個有峰值的曲線,一旦到達過那個痛點,以后但凡遇著痛處,便會不自覺地往里縮。
孫希覺得,前世的那個初戀,已經到過自己痛的峰值了。
既然之前都能熬過來,那么這一世,也一定沒問題。
她拉過外祖母的手,撫摸她微隆的肚子,含笑道:“您看,這也是鮮活的小生命,是不是?我希望,她是個女兒。”
盧太夫人眼底全是慈愛,聲音更趨溫柔:“笑笑從小便是這樣通透的性子,比你母親不知好多少倍。”
“母親率性一生,豈不快哉?”孫希由衷道。
“各人有各人的緣法,你母親年輕時雖受了些罪,但她有兒女福,你們都是孝順的好孩子,她如今在府里,更是說一不二,活得不知多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