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否極則泰來。
先帝駕崩后,三皇子崇燁即位。
崇燁初登大位,朝中根基尚且不穩。為鞏固勢力,崇燁便以“大赦天下”、“感念師恩”等理由,將公孫禮官復原職。
公孫家上下無不歡喜,自接到圣旨后,克日便收拾行裝,趕回京城。
回京后。
公孫禮聘了一西賓名喚李青嵐,負責教家中幾個兒女讀書。而府中大小事務,則由杜氏和劉氏共同掌管。
杜氏與劉氏往日為了恩寵早已明爭暗斗得厲害,如今為了這偌大的家業,兩人更是勾心斗角,水火不容。
孩子都是父母的影子。
杜氏和劉氏這般容不下彼此,兩人所生的子女當然也是勢成水火。
只是可憐了玉盈、玉秀兩姐妹,平日里不但要受杜氏、劉氏的風言冷語,還夾雜在幾個弟弟妹妹的紛爭之中。好不難受!
這日,李青嵐于堂前搖頭晃腦地教幾個孩子讀書,見劉氏所生的兒子公孫琨卻單手支著腦袋打瞌睡。
李青嵐在公孫府教書已有半年,早已看慣了公孫琨課堂睡覺的模樣,便索性睜只眼閉只眼,端起書本繼續念書。
杜氏的次子公孫琦見師傅不管,心中頓時不快,于是隨手在旁邊花盆中拾起一個小石子,趁李青嵐不注意,抬手便朝公孫琨的頭上砸去。
公孫琨腦袋吃痛,驟然驚醒。
豈料那石子端的掉進他桌面上的硯臺中,頓時飛濺出許多墨汁來。
其他人聞聲望去,見公孫琨嘴角濺了一滴黑墨,竟像京城里的媒婆一般,一時間哄堂大笑起來。
公孫琨臉上掛不住,見公孫琦得意洋洋的模樣便知是他所為。公孫琨怒火焚身,綽起桌上的硯臺就朝公孫琦面門扔去。
公孫琦大驚失色,雖然及時伸手抵擋,但是臉上身上卻都染了黑墨,比起公孫琨更加滑稽可笑。
“小婦養的!我今天跟你拼了!”
公孫琦氣紅了雙眼,抓起自己桌面上的硯臺也不論輕重,朝著公孫琨腦袋便掄過去。
豈料公孫琦情急之下砸得不準,那硯臺脫手而出,卻朝著坐在墻角處的公孫玉秀了飛過去,在公孫玉秀的桌面上碎開。
公孫玉秀始料不及,被濺了一身的墨汁,當即氣得拍桌子罵道:“豈有此理!真當我們姐妹倆是好欺負的么?”
正要上前動手,卻被公孫玉盈一把拉住勸道:“好妹妹,這原不干咱們的事,不過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罷了。你可別再添亂了吧。”
公孫玉盈話音剛落,卻又是一本書朝她二人飛了過來,端的砸在她腦袋上。
原來是兩個平妻的女兒公孫玉嬛和公孫玉媛,見自家的親哥哥與對方扭打起來,便掄起自己桌案上的筆墨紙硯,不管三七二十一,也是一通亂砸廝吵起來。
一時間,課堂亂成一團,簡直就是一場男女混合雙打的現場!
李青嵐性格本就懦弱,眼下見這情景越發沒了主意,只能在旁邊干著急,直叫他四兄妹快住手。
只是,這四兄妹哪里肯聽他的?反而因自身掛了彩,扭打得越發厲害了。
公孫玉盈雖是長姐,但此刻也沒了主意。
反倒是公孫玉秀,因心里對這兩房積怨已久,索性趁勢掙開公孫玉盈的手,在旁邊左捶一拳、右踹一腳,打太平拳解氣。
正在此時,忽聽門外一個清脆悅耳的聲音高呼:“老爺回來啦!”
四兄妹聽到這話如同觸電一般,連忙撒開對方,不約而同地分站兩邊,驚慌朝門外望去。
然而門外哪里有公孫禮的身影?只有公孫玉盈的伴讀丫鬟萍兒,嘴里叼著一支筆,手里拿著一本書,歪著身子靠在門外的大圓柱子上對著他們笑,仿佛看戲一般。
原來那萍兒不是別人,正是當年公孫禮在江邊木盆中救起的女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