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他就立刻長揖謝道:“多謝老師!”
“謝就不用了。”葛雍笑瞇瞇地揪了揪胡子,隨即用極其輕描淡寫地口氣說,“欽天監說,從前的那部大明歷用了很多年,也該到重修的時候了。這不,求到我和老齊老褚頭上,我們都答應幫忙算一算,你既然來了,今天晚上就一塊來幫個忙吧。”
聞聽此言,張壽那笑容頓時就繃不住了。從前是算各種古今算學難題,是算大河流量和改道圖,是幫老師逐漸理解平面幾何和立體幾何……現在這可高大上了,計算歷法……他可不想和欽天監扯上半點關系,這次算歷法,下次難道不會算日食月食?
現代社會有幾個學過高等數學的大學生會算這個!他完全不會啊!
盡管張壽垂死掙扎,然而,葛老師的強勢豈是等閑,因此他最終還是被留了下來。無可奈何的他只能多聽多看少說話,直到葛雍對于郭守敬的《授時歷》大發感慨,他這才回神。
“太祖初年,對郭守敬的《授時歷》大加贊嘆,所以當時欽天監就把授時歷改頭換面,改編了一部《大明歷》算是迎合上意。但是,郭守敬固然是算學宗師,于天文地理等雜學上也造詣突出,但他那部歷法被人獻上來的時候,居然還改頭換面,去掉了歲實消長。”
“結果年年都說加進去,年年都拖著!都是高宗時那群廢物干的好事!而且,高宗的時候嚴禁民間學歷法,編歷法,更不許擅自觀天象,要不是這些年漸漸解禁,像我在這兒和你說歷法的事,那都是違禁!”
張壽頓時忍不住挖了挖耳朵,可他卻并沒有在意葛雍的抱怨,而是突然想到了一段歷史。
他雖說對歷法并不是那么熟悉,但至少還記得,直到后世還被無數人稱頌得國最正的朱元璋,在政治手腕強大頂尖的同時,也在歷法和天文領域上設下了嚴格限制。
朱元璋在和前邊歷朝歷代一樣禁止民間學歷法編歷法之外,甚至還禁止民間學天文。而而把負責天文和歷法的人全都集中在了欽天監。與此同時,規定欽天監人員終身不得從事其他官職。甚至欽天監官員的子孫,那也不得從事其他職業,以保證世襲接替。要是有敢違背的,充軍戍邊沒商量。然而,有點抱負的,誰樂意窩在欽天監一輩子?
要知道,古代天文學家一般都是數學家,天文是數學的第一推動力。當天文都被禁了之后,整個民間還有多少人學真正的算經?就算《算學統宗》,更大程度上是實用數學手冊。
宋元的很多數學理論,明朝數學家都不會。某些有名的數學家不會開平方根,不會用天元術列方程,理論數學界黯淡無光,再沒有新的突破……
而且,想也知道,欽天監最初那些人就算是優秀的天文學家和數學家,他們的兒子就一定是天文學家和數學家?這個命題,就猶如學霸的兒子永遠是學霸一樣,毫無道理。于是乎,整個大明,欽天監的歷法常常和天象不合。這一欽天監中廢物多的現象甚至延續到了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