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陳父陳母和高父高母聽了張琛最初那犀利入骨的評價,全都覺得心情低落而難受,但他們也知道,自家祖上甚至連一個九品小吏都沒出過,更不要說當官的,因此他們根本無法開口辯駁,反而還隱隱擔心張壽想要改變制度,于是就把他們的兒子從公學里攆出來。
畢竟,退學這檔子事,也是他們聽了方母的炫耀,于是方才因為家境而一時起意,差點中了人家的圈套。如今那個所謂的華家三管事就在后頭屋子里關著,他們自然后悔不迭。
所以,此時聽明白張琛最后說的話是反對張壽把蕭成派過來教孩子們,兩對父母面面相覷之后,讀過書的陳父反而釋然了,他忙說道:“張學士,雖說這四鄰的孩子確實都是貧家子,資質低劣,也許挑不出一個可教之才,但若是派一個更老成的巡生,那應該更合適。”
“我絕不是嫌棄這位蕭小哥……”
他正琢磨著如何把話說得更加巧妙和緩一些,四皇子就突然插話道:“怎么不是嫌棄蕭成,你就是和張琛一樣,嫌棄他年紀小,沒學問,教不好學生,也許會誤人子弟,是不是?”
因為朱瑩和張壽在,四皇子不敢和往日那樣肆無忌憚,一直都在旁邊當一個乖乖聽別人話的老實寶寶。
可張壽剛剛隨口拿蕭成舉例,張琛卻又揪著蕭成說人不能勝任,他就不高興了。雖然才當了幾天的小伙伴,但四皇子自認為最有義氣。
因此,他當仁不讓地站了出來,可頂了陳父一句后,他就丟下了這位老實的前帳房,把矛頭重新對準了張琛:“張琛,剛剛你自己也說,尋常孩子只要能懂幾個成語,會寫幾個字,而且能夠算些最基礎的加減法,那就夠了。既然如此,蕭成怎么勝任不了?”
蕭成并不是強勢的性格,之前答應張壽,也不過是因為張壽那種你一定能行的鼓勵目光,可張琛和陳父先后質疑,他就不那么自信了。
因而,四皇子突然為了自己站出來這么力爭,他只覺得自己不知道該感動,還是該迷惑,結果就只見一直以來的真正小伙伴小花生竟然也開口附和四皇子。
“沒錯,張公子你反對蕭成來教,不外乎是覺得他讀書少,年紀輕,壓不住陣腳,而且也未必能挑出那些資質好卻又勤奮的。但我問你,你覺得手握這種遴選大權的人,是所謂的有學問比較重要,還是心思純凈,品行優秀更重要?”
“閱歷豐富,穩重老成,學問又比蕭成好的人,確實有很多,但他們會不會因為私心,因為嫉妒,而不愿意把真正優秀的人才推薦上去,而是想著自己年少時讀書受的苦,于是打著磨礪為借口,藏匿下那些勤奮好學的人才?”
說到這里,小花生把胸脯拍得砰砰響:“雖然我讀書不多,和真正的讀書人比起來,實在是連一根小指頭也比不上,但如果公子允許,我愿意來幫蕭成!我敢說我們都沒有私心。至于挑選人才,公學又不是殿試考狀元,我們難道不是只要挑比我們資質好的人就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