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在當天的下午,何小紅便買來了山楂和七星茶,這些東西都具有開胃消食消滯的功效,跟著,何小紅便把它煮水,然后加上些許的紅糖來喂萍兒。
這還真沒有想到,萍兒居然也就喝了好幾口。
在第二天的清早,何小紅又買來了新鮮的豬骨,是豬腳的筒骨,她把骨頭砍斷洗干凈后放到砂鍋里的水中,之后用猛火煮開,然后又用慢火煲煮了2到3個小時,以把骨頭里的精華營養熬出,之后熄火等待骨頭水涼凍。
在骨頭水涼凍后,何小紅細心地把骨頭水除掉油濾掉渣,跟著,她再放一些米進去煮粥。
煮粥時,何小紅先用猛火煮開后再用慢火煮到米粒稀巴爛,在煮好后,這粥簡直就像稀米糊一般。
此時,何小紅再用鹽和醬油適當調味,這粥就是又香又甜的米糊湯了,跟著舀出裝碗一聞后再嘗上一口,哎呀!這粥噴噴香直沁喉胃,簡直就讓人垂涎欲滴了。
待溫度適宜后,何小紅便用它來喂萍兒,這沒想到的是,萍兒便無可抗拒地開口喝起了這豬骨米糊湯來了,先是一、二湯匙,然后是三、五湯匙,喝著喝著,萍兒竟然喝下了半碗了。
哎呀!這見狀后的何小紅啊,她簡直就是樂得了合不攏嘴了。
此后的幾天,何小紅便在如法炮制,萍兒便也就吃得了津津有味,她每次都可以吃下半碗了。
這樣,萍兒的精神狀態便在好轉和改觀了,那何小紅便在樂了。
之后,何小紅便在不斷地變換著骨料的花樣,從豬腳筒骨到排骨、脊骨又到瘦肉,后來又用草魚、鯽魚、鯪魚等等,如此的十天半個月下來后,那萍兒便已經是吃得了十分的習慣了,每到飯點時間、每見何小紅端來飯碗時,那萍兒便已是嗷嗷待哺、就像鳥巢里的雛鳥在張大著口等食了。
隨后,何小紅便又交替變換著向萍兒喂粥和喂羊奶,而萍兒則慢慢地又恢復了作為嬰兒健康的生理狀態了,其叫聲和哭聲便變得了如前的飽滿、響亮和有力了,其笑容和手腳的肢體動作便變得了可愛極了,萍兒便在日益健康地長大著,潘家便也就充滿了無盡的快樂了。
此后,萍兒便靠吃著這些食物在慢慢地成長長大,直到了她會吃飯、會吃硬質食物為止。
當然啦,何小紅在烹煮這些食物時也會多煮一些,她同時也給潘志鴻吃。
何小紅也真不愧是一位稱職的母親啊!她是在用自己的聰明和智慧、她是在用自己的偉大的母愛來哺養著潘志鴻和萍兒兩個孩子。
其實,潘家并不富有,潘耀輝在潘家村只有薄田三、四畝,其中水田和旱地各占一半,田里只種些蔬菜、水稻和番薯等農作物,田里的產出根本就不夠維持一家人的溫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