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叔公在說道:“現在的情況是越來越惡劣了,大家的干糧都早就吃光了,大家的身體也越來越虛弱了,但是,我們現在是走過了蓮花大山了,你們看,眼下路途的境況也在逐漸地發生了改變了,找吃的也容易些了,離目的地也越來越近了,路途上好像也是可以買到東西吃了……”
老耕叔在說道:“所以,我和六叔公商議了一下,就想看大家身上還有沒有錢?如果還有錢,那我們就要統一起來,大家要同舟共濟、共度難關、合起來買些食物,以確保小孩和體弱的人能補充一下營養體力,以確保不再有人餓死,這樣,才能讓大家一起走下去……”
何小紅聽后,她便二話不說就趕忙從內衣袋里拿出了王細花給她的那七、八個銀元,她第一個把錢交到了老耕叔的手里。
在何小紅的感召下,不論多少,眾人便紛紛地從內衣袋里掏出錢來,都把錢交到了老耕叔的手里,就算是這樣,那老耕叔的手里便也只是收到了十幾、二十元錢。
在這樣的困境和大難面前,鄉親們便都表現出了無私和共濟的親情來了。
這樣,老耕叔便在此后用這些錢在沿途買了些番薯等比較便宜的食物和蔬果,在煮熟后便分給了小孩和體弱的人吃,以此來團結、鼓勵及增強大家走下去的信心和決心。
走啊走,終于是進入了江西境內了,在這陌生的路途中,逃荒隊伍便一路走一路在尋根問祖、在詢問路人指點自己要前往的目的地。
在又走了十多天以后,終于,在這一天,他們便到達了族譜中記載的江西信豐地區了。
此時,人們的心情雖有忐忑但卻平穩了許多了。
一眼望去,此處確實不像家鄉那樣干旱饑荒,而隨處滿眼都是綠水青山,溪流山澗流水淙淙,田里的莊稼生長得茁壯綠也油油,滿眼都是祥和充滿勃勃生機的景象。
六叔公潘廣榮拿出隨身攜帶的新舊數本族譜、在對照族譜中記載的村名地址,眾人便又不斷地一路走一路在尋根追問。
終于,又在走了數天之后,是在經歷了無數的千辛萬苦之后,也是在這一天的近午,他們便找到和到達了當地的潘家寨了。
此時,按六叔公的吩咐,大家便先在潘家寨的村外停頓了下來歇息。
六叔公的意思是:咱對潘家寨的情況還不了解,潘家寨的親人對咱也還不了解,因此,咱這么多人不能一下子就進村去唐突、驚擾潘家寨的親人,不論在任何情況下,咱都要講究禮節、都要不失理道。
這樣,六叔公和老耕叔便只先帶著潘耀輝、潘耀文和潘耀華等幾個男人先進村去聯系。
在村中一番禮貌的詢問后,一個大嬸便把他們領到了潘家寨的長老潘仁春的家里了。
這個潘仁春呀六十多歲、頭發蒼白、身體硬朗、紅光滿面、精神飽滿,潘家寨的人都尊稱他為叔公太,因為他的輩分最高,他也是當地潘家寨的主事長老。
“叔公太呀,你好呀!我們是來自粵東潘家村的咱同宗同源的潘家后人呀,我們是逃荒來到這里的,是來尋求咱潘家宗親的幫助的呀……”六叔公剛才從大嬸的口里已知道了叔公太在當地的的名氣了,他便先是笑呵呵的向叔公太打了招呼,跟著,他便眼眶濕濕、開門見山的說出了自己的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