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當年的晚稻收成后,那曾招寶除了以當時的平常價格買糧補充已吃掉的稻谷外,他又另外購置了幾個儲糧的大陶缸,他更又購買囤積了大量的糧食,另外,他還購買了很多可以儲存放置的番薯和芋頭等副糧,并購買了很多的食鹽、花生油和豆油等等。
那曾招財也跟著弟弟同樣是在囤積滿了這些物品。
因為,當時傳說駐扎在汕頭的日&本侵略軍準備攻打揭陽榕城,因而,那曾招財也就不敢下榕城了,另外,日&軍控制著海上的交通、封鎖著物資的流通,所以,當地那是沒法買到煤油,這豆油是可以用來點燈照明的,這樣,這曾招寶兄弟倆便把應對荒災的方方面面的問題及物資都考慮到,并購置齊了一切必需的應對物資了。
當這些物資都被準備妥當和充足了的時候,那時間便已經是到了當年的10月底了,欸!還真沒想到的是,這老天就真的是不下雨了,這天旱就真的是不幸地被曾招寶言中、猜著了。
此時,曾招寶的心里就別提有多慶幸和多安穩了,他便竊竊地在偷樂了起來了,因為祖訓有講:家里有糧,心里不慌啊!
其實,在此之前,曾招寶也曾經把自己的預測和想法告訴過自己的疏堂親人和一些比較要好的朋友,甚至是告訴過與自己有溝通交流的很多人,但是,因為曾招寶是個出了名的吝嗇鬼,同時,在以前送走萍兒的事情上被鄉間傳得了沸沸揚揚,曾招寶把自己的名聲弄得了有點狼藉掃地,以致,便沒有人能看得起他,人們對曾招寶的言行大多都是嗤之以鼻,便致沒有人會去相信曾招寶的話,所以,除了他哥哥曾招財以外,便沒有人跟隨曾招寶去買糧囤積。
當1943年的春季來臨時,那所有竹園里的老竹便已是全面的開花了,這時,老天爺早已是很久都沒有下過雨了,那真正的旱災便已是來臨了。
天啊!此時的當地的糧食便開始在飛漲了,當地的市場便開始在米珠薪桂了。
此時,當地的大多數人才真正地反應了過來,但卻已經是為時太晚了,這些后知后覺的人們便都后悔不已,但后悔也沒有用,他們便只能認命。
及至后來,那是有錢都難于買到糧了,于是乎,無奈的他們便只能隨大流而走上了逃荒之路。
古語說:任何災難都打不垮有準備和早作準備的人,任何事情都是有益于早作打算和早作準備的人。
而在這時,那曾招寶的家里卻已經囤積了好幾千斤的糧食,這些糧食是足夠用來維持家人的一年多的生活的。
所以,當別人在吃野菜、在忍饑受餓、在去逃荒的時候,那曾招寶的一家人,除了王細花在惦記和擔憂著女兒曾淑萍外,其生活那是十分的安穩和快樂,曾家人的生活那是如常的充滿著歡聲笑語。
就這樣,旱災和饑荒并沒有對曾招寶家造成過多的影響,當然,旱災和饑荒也同樣沒有對曾招財的家里造成過多的影響。
當時間來到了1943年5月份的時候,鄉間的人們便紛紛的開始去逃荒了,又在到了7、8月份的時候,鄉間便已是哀鴻遍野、餓死病死者眾多了,并且,此時的猖匪強盜那是特別的猖獗,更有甚者,這時的人們便開始了賣屋賣田、離鄉背井去進行更加慘烈的逃荒了。
而在這時,那生活依然安穩的曾招寶考慮的卻是該如何的來防盜防匪和防搶、以及該如何的去收購或者說是去收買別人的田地了。
這用今天的話來說,那曾招寶呀便絕對是一個有經濟頭腦的人,因為他在這個時候來置地買田便絕對是最便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