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曾招寶對著自己的兒子們,在長篇大論,在講了很多很多,他從他父親講到他后,又講了對現在的時勢的看法,也講了下一步的打算和對兒子們的希望,也真可謂是苦口婆心、諄諄告誡和用心良苦,這充滿了如山的父愛和拳拳之心,也真可謂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曾永興和曾永旺便乖乖地在靜靜地聆聽著,其兄弟兩人都在唯唯是諾。
曾招寶看著兩個兒子在靜靜地聆聽和順從,他便滿心歡喜的寬慰了。
之后,這四仔乸便又把銀元分散藏在了屋里的幾個破罐里。
在挖起了銀元后,那曾招寶便開始在陸續地付諸行動了,他便開始用這些錢去買田置地了。
當旱情發展到了7月底的時候,人們眼看著晚造水稻也沒望種了,全年無收成便已成定局了,而此時,老天照樣還是沒有下雨的跡象,旱情便更可能在向更嚴重的縱深發展。
這時,原來想熬一熬的人也開始動搖了、也開始絕望地去逃荒了,特別的是,這后面去逃荒的人呀,一無錢二無糧三身體又虛弱,所以便只能賣屋賣田,這些賣屋賣田的人甚至在想:逃走了就不回來了。
因此,這時的人們便更是絕望地在仰天長嘆,可謂是無奈、絕望至極了。
但是,世事從來都是這樣的:有人歡喜就有人憂,有人憂也就有人歡喜。
這時的曾招寶啊便是屬于在暗暗歡喜的那一類人。
此時,曾招寶便通過以裝窮詐苦、以假惺惺的方法,通過以幫助、支持鄉里鄉親籌措逃難盤纏的口吻,他便十分委婉地把自己村里的以及相鄰兩三個村里的部分人的約四、五十畝地,以十分便宜的價格收入到了自己的囊中了,這些地在旱災前那可都是水田、良田的呀,另外,他還買了大片的竹林和果園旱地。
這樣,再加上自己原有的,那曾招寶便已擁有了五、六十畝的良田了,又擁有了六、七十畝的竹林和果園旱地了,這對于崇山峻嶺的山區來說,已經是不少的了。
所以,在轉眼之間,那曾招寶便成了當地的土豪地主了。
正所謂危機、危機,危中有機,危機之中也會有商機,機會總是在眷顧有所準備和提前作準備的人。
這曾招寶呀就確實是抓住了這個機會了,可以這么說,他是發了災難財了,他在為災難之后的重生和發展奠定了基礎了。
在買田置地之后的曾招寶便在躊躇滿志、暗暗地偷樂了,此后,他便無時不在自己購置的田間地頭里度步觀測著天氣、也無時不在盤算著自己的如意算盤,他更無時不在盼望著天災的結束、在無時不在的盼望著老天能下起雨來……
終于,當時間來到了1944年的年初時,在臨近當年的春節時,那曾招寶苦苦盼望的那一天,也是全體災民日思夜盼的那一天,是久旱逢甘露的那一天,便終于來臨了……
在當年的農歷踏入臘月的中旬之后,當地的天空便慢慢地變得了陰沉潮濕起來了,當地的天氣也慢慢地就變得了沉悶和溫熱起來了……
當地農村人的年假,臘月二十四日是“入年假”,而正月初四日是“開年假”,在這期間便是過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