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耀輝說道:“哎呀,老文啊,這讀大學呀,國家全包了,都不用家里出錢,這考上大學呀就是端上金飯碗了。萍兒的大哥,曾永興說過,現在呀是社會Z.Y.社會了,將來呀還要建立共C.Z.Y.社會,將來的工作呀,衣食住行呀,所有的東西呀,國家呀也都是全包的,不愁吃不愁住,什么都不用愁了呀。只要他倆有出息,我們這些做家屬的說不定就可以跟去的。”
潘耀文說道:“你發夢吧,你千萬別把鴻兒嚇了呀。鴻兒呀,你……你別聽你爸的。不管你去到那里,這個……文叔我呀就想要提醒你們,你們都一定要記住家鄉,都一定要記住自己的根,就像一棵樹,如果沒有了根,那它是長不出枝葉來的,懂嗎?老輝呀,別一味想著要跑出山去,別為老不尊教壞子孫啊。”
王麗珍說道:“哎呀,輝叔呀,你讓鴻兒留在上海,你也只有他一個兒子,你舍得呀?就算你舍得,我看紅嬸也不一定舍得的呀?”
王麗珍邊說邊把目光轉向了何小紅。
何小紅說道:“那肯定的啦,照我說呀,就像文叔說的,將來能回來縣里工作就好,既能照顧到家里,又是一個工作人員就好,我跟你的想法也一樣,我的萍兒也還在家里,我將來呀也是想要抱孫子的呢!其實呀,我早就想的啦!”
潘耀輝說道:“嗯,那也是,你們也說得有道理,那個……”
潘耀輝把臉依次轉向了潘志鴻和潘志光,然后說道:“鴻兒、光兒呀,你們看,你們的阿媽呀對你的期望、對你的想法,說實在的,那也是有道理的呀,那個……”
潘志光說道:“放心吧,我會回來的,我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好不好,我想,外面再好可能也不如咱們的家鄉好,你們就放心好了。”
潘志鴻說道:“我嘛,我覺得我爸說的有道理,其實,我一直以來就是想要沖出山溝溝,這是我讀書的動力,所以,我將來就爭取要留在上海工作,爭取把我爸我媽和萍兒都帶到上海去。”
潘耀輝說道:“對了,鴻兒啊,做人就是要有志氣、要有志向。”
潘耀文說道:“嗯……鴻兒、光兒呀,不管將來怎樣,我希望將來呀,你們都必須與萍兒和芳兒結婚,畢竟你們一起長大、一起玩大,咱不說婚姻法,不說什么自由戀愛、婚姻自由,咱也不去講老時代童養媳的說法,就現在呢,那你們四個也算是青梅竹馬、知根知底的……你們懂不懂我的意思呀?”
何小紅說道:“對啦,這話就說到了我的心坎上了。你看我們的萍兒和芳兒,兩人都是亭亭玉立、漂漂亮亮的大姑娘,講身材有身材,講人才有人才,她倆又聽話又善良又溫柔又賢良又能干又懂得持家,她倆有這么多的優點,這么多年來呀,你們又都能互相照顧、互相保護,關系又這么好,這眼前的,這去哪兒找呀?是吧?”
王麗珍聽后也在附和道:“對對對,這話也說到了我的心坎上了,我也是這樣想的,我們都希望你們能好好地珍惜彼此,不要讓肥水流到外人田啊。鴻兒,光兒,知道不?”
這時,曾淑萍和陳慧芳的臉卻突然泛起了紅暈來,她倆似是有點不好意思起來了。
潘志光突然調皮地在陳慧芳的臉上捏了一下,然后在信誓旦旦地說道:“好好在家照顧爸媽,好好在家和爸媽耕好田種好地,我男子漢大丈夫,說話算話,記住:四年后,我就回來跟你結婚,再生好多好多的孩子……”
潘志鴻見狀后卻在說道:“嗯……這大學生呀,不是你說到哪里就到哪里的,這是要服從國家的分配的,我想,肯定不會像你們說的那樣能隨心所欲的。這個嘛……以后呀,也不論將來我到哪里,我也會把萍妹帶出去的,萍妹呀,你也好好在家和爸媽耕好田種好地……”
潘耀輝、何小紅、潘耀文和王麗珍聽后便都會心而又滿意地笑了起來。
那曾淑萍和陳慧芳也都滿意而又舒心地對視微笑了起來,她倆人的臉上還浮現出了一片片的幸福的紅暈……
欲知后事如何?請看下章續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