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7年的年中,當地的龍江水庫便建成了,也是在這一年的7月份,那在1953年夏季考上大學的潘志鴻和潘志光也大學畢業了。
潘志光從廣州的師范學院畢業后,因為學的是師范類的物理專業,再加上國家在當時重視教育、亟需師資力量,所以,他便順理成章的就成為了一名中學老師。
學院原本是計劃把潘志光分配到廣州市的一所中學任教的,但是,潘志光卻向學院的領導提出了申請,他闡述了家里的情況,以要照顧父母為由,要求學院把他分回到自己的縣里。
學院的領導倒也人性化,結果,就如潘志光所愿了。
在回到了縣里以后,潘志光又向縣教育局要求把他分回到家鄉的龍頭中學去任教。
縣教育局的領導考慮到龍頭中學乃是一所華僑中學,而且又是在山區,按政策也應該增強山區學校的師資力量,另外,當時的大學畢業生既稀少也沒有人愿意進入山區任教,這難得潘志光自己愿意,所以,縣教育局既解決了自己的難題又做了個順水人情,便又如潘志光的所愿了,便把他分回到了龍頭中學做了一名物理老師。
龍頭中學是潘志光自己的故鄉,也是他的母校,這樣,潘志光便實現了當初所許下的學成后要回縣、回故鄉的諾言了。
時年,潘志光已經是25歲了,這在當時來說,他已經是一個大齡青年了。所以,在回到龍頭中學報到后,隨著工作崗位的解決和穩定,潘志光便在父母潘耀文和王麗珍的安排下,也是在潘志光與陳慧芳的自愿下,在開學前的8月中旬,潘志光與自己的22歲的童養媳陳慧芳便到鎮里的民政局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結了婚,同時,潘耀文和王麗珍還按家鄉的禮俗為潘志光和陳慧芳舉辦了一個簡單樸素的婚宴儀式,在家擺了數桌喜宴宴請了親戚和朋友。
這樣,人們都為童養媳陳慧芳有了一個美滿的歸宿而感到羨慕,也為潘志光的言行一致和重情的家鄉觀念發出了嘖嘖的稱贊。
而在上海的潘志鴻,他則被分配在上海的一個科研所工作、留在了上海,潘志鴻便也實現了他自己的愿望了。
在當年的國慶節的時候,在潘志鴻的岳父母的安排下,他也與楊夢婷在上海結了婚,時年,潘志鴻24歲,楊夢婷23歲,那楊夢婷大學畢業后是被分配在了原就讀的大學的圖書館工作。
在潘志鴻結婚時,潘耀輝和何小紅都沒有到上海去,因為在當時的條件下,山長水遠,被各種條件所限,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因此,潘耀輝和何小紅便不知道兒子潘志鴻的婚禮場面是怎樣的。
在潘志鴻和楊夢婷結婚后不久,潘耀輝和何小紅只收到了潘志鴻的來信,信中夾有數張黑白照片,其中有一張是潘志鴻與楊夢婷的婚紗照,照片中的潘志鴻西裝革履、英俊瀟灑,而楊夢婷則身著婚紗、十分的性G.漂亮迷人,還有婚宴時宴席場面的照片,場面似是十分的隆重熱鬧、十分的富麗堂皇。
潘耀輝和何小紅看后內心甚是高興,夫妻兩人的臉上都充滿了高興得意的笑容。
而曾淑萍看后也表現出了大度、從容和樂于接受的神情,曾淑萍對著潘耀輝和何小紅說道:“哦,我嫂子很漂亮,恭喜我鴻哥了……”
潘志鴻與潘志光的婚禮是明顯的不一樣,是有明顯的很大的差別,這可能就是城鄉之間的差別吧。
就這樣,潘志鴻和潘志光這兩個從小一起長大的玩伴和同學便都有了自己的愛情歸宿了。
在這一年的春節前夕,潘耀輝和何小紅又收到了潘志鴻的來信了,在信中,潘志鴻告訴家里,在這個春節,他將與楊夢婷回家過年,楊夢婷將回來拜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