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耀輝和何小紅獲悉后可歡喜了,但在喜極之后卻又有點憂了。
喜的是兒子潘志鴻終于要帶兒媳婦回鄉過年了,終于是可以見到兒媳婦了,特別是結婚后的兒子與兒媳婦就可以生兒育女、就可以開枝散葉了,這可是盼望了多少年的愿望啊!而且,這兒媳婦楊夢婷還是一個上海人,是一個上海的大學畢業生,是自己兒子的教授的千金小姐,這在潘家村來說是一個多么大的榮耀啊!
而憂的是,該怎樣來接待這位上海的兒媳婦呢?她可是知識分子家庭的獨生千金小姐呀!她會身嬌玉貴么?這吃住該怎樣來準備呢?因為,這時的城市和農村,畢竟是有天壤之別的呀。
于是乎,潘耀輝和何小紅便在擔憂中計劃了起來了,隨后,潘耀輝和何小紅也開始著手在做接待的準備了。
首先,其兩人,哦,應是三人,因為曾淑萍也與潘耀輝和何小紅一起干了,其三人便把自家房前房后的排水溝、垃圾、青苔、雜草等等清理干凈,其次,又把家里的家具家私洗刷了一遍,在忙碌了一、二天后,其三人便把家里能洗的都洗了、能看到的都打掃了一遍了。
但是,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兒子與兒媳回來后睡哪里好呢?潘耀輝和何小紅又皺起了眉頭了。
當時,潘耀輝和何小紅的房子是兩房一舍的,潘耀輝和何小紅睡了一間房,曾淑萍自己睡了一間房,而舍房是廚房。按當地的風俗,這新婚的兒子和兒媳婦是必須要睡在自己家里的,特別是潘志鴻和楊夢婷還是外出的,這就一定要歸祖歸宗歸胞衣跡的呀。
因此,這最好的安排呀,就是騰出曾淑萍的房間來給潘志鴻和楊夢婷睡,但是,潘耀輝和何小紅雖面帶愁容但卻又有點不好意思向曾淑萍開口。
而善解人意的曾淑萍已看出了潘耀輝和何小紅的意思和難處了,于是乎,她便主動提出了騰出自己的房間來給潘志鴻和楊夢婷睡。
潘耀輝和何小紅聽后,那真是被曾淑萍的通情達理感動得眼淚都差點要掉下來了,以致,其夫妻倆對曾淑萍則更是愛惜有加了。
于是乎,曾淑萍便收拾了自己的衣服等物品,把它放置到了潘耀輝和何小紅的房里,然后,她晚上則去到娟嫂的家里、與娟嫂的13歲的女兒潘桂花搭鋪同床一起睡。
這樣,潘耀輝、何小紅和曾淑萍一起便又收拾了曾淑萍的房間,拆了曾淑萍睡的舊床,然后把那套幾年前、原來是為潘志鴻和曾淑萍準備的大床、大衣柜和梳妝臺等從閣樓上拿了下來,在把它清潔后,又把它安裝擺好,同時也把數年前就已經準備好的麻布蚊帳掛了上去,跟著,何小紅又匆匆忙忙地到龍頭鎮購置了床上用品,至此,新床、新蚊帳、新被、新床單、新枕頭……一切便準備就緒了。
潘耀輝和何小紅的心里雖然還有一點忐忑,但看到自己的這些準備后便也就心安了。
在大年二十六日的中午,那潘志鴻便帶著楊夢婷回到了故鄉潘家村了。
當潘志鴻帶著楊夢婷走進潘家村的村頭時,其兩人的行頭裝束就引來了很多村里人驚奇而又羨慕的眼光了,此時,潘志鴻西裝革履、趾高氣昂,而楊夢婷則身穿紅艷色的“列Ning裝”外衣配了女裝皮鞋,她更燙發淡妝,小夫妻倆那都是光鮮而又亮麗,其兩人都肩背著行李包、手提著皮箱,正一副衣錦還鄉、神氣十足的派頭。
一到家門,潘志鴻便大聲地在喊道:“爸,媽,萍妹,我們回來啦!”
在聽到了喊聲后,那潘耀輝和何小紅便從屋里高興地走了出來,這一照面,其兩人便滿臉笑容、樂呵呵起來了:“欸,回來啦,好,我鴻兒回來了,哦!這就是我的兒媳婦呀,好好好!我兒媳也回家來了……”
潘耀輝和何小紅便趕忙接過了潘志鴻及楊夢婷的行李,然后便滿臉笑容地在打量和招呼起了楊夢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