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婦人便特別地走過來憐惜著羅海龍了,她便在異常熱情地招呼羅海龍吃花生,又把花生塞滿了羅海龍的各個衣袋,她表現出了一副憫惜不已的神情來了。
那小小的羅海龍也在左一個右一個的說著“謝婆婆”,這便更使那婦人十分地愛惜起羅海龍來。
饒同昌在了解了羅家人的情況后,他便把自己所了解的有關韓江的情況和風土人情毫無保留的告訴了李雪梅、羅家福和羅家壽幾人,然后,饒同昌便特別鄭重地告訴羅家福,要羅家福他們迅速地趕往上游的三河壩鎮附近去,饒同昌說:寒流來了,看情況,依他推測,汀江和梅江上游很快就會下雪了,因此,他要羅家福他們迅速趕往那里去打“雪魚”。
羅家福不明什么是“雪魚”,饒同昌便如此這般地向羅家福他們解釋和講解了起來……
李雪梅、羅家福和羅家壽幾人聽了以后,雖然將信將疑,但是,他們卻還是興奮了起來,心里也都泛起了陣陣的漣漪,手腳似乎也均有了一種躍躍欲試的感覺了,其心里便充滿了一種巨大的希望了。
在一個多小時過去后,吃飽喝足了,那李雪梅、羅家福、羅家壽和羅海龍便起身告辭,四人對饒同昌夫婦的招待和即將的生計指點便感激不盡,羅家人便對饒同昌那也是千恩萬謝。
那饒同昌夫婦更是千恩萬謝不絕,于是乎,你謝我,我謝你,經這一偶遇,似乎是互有恩惠,頓時,兩家人便情也融融,便有點情投意合、難舍難分的離別感覺了。
突然,饒同昌拿出了三、五十塊的銀元,然后,他把銀元往羅家福的懷里塞,又往羅家壽的衣袋里送,說是作為酬謝羅家福他們的一點意思。
而羅家福兄弟倆卻死命都不肯收下,羅家人都在說道:自己救人不是為了索取錢財,而是行善積德,這是做人的良心和互幫互助等云云。
饒同昌夫婦則一定要羅家福他們收下,口中也在說道:知恩就得報恩,自己孫子的命何止值這些錢呀,孫子的命那可是無價之寶的子孫.根呀,你們不收下,我們怎么過意得去呀!無論如何一定要收下。
因此,船上的兩家人,你在推過來,我又把它推過去,便在互相推讓著僵持不下。
李雪梅見饒同昌夫婦如此的盛情,這盛情很是難卻,于是,她在想了想后便說道:“饒叔呀,既然你們一定要酬謝我們,那……依我看呀,那就不要用錢吧,你說得對,這子孫嘛絕對是不能用錢銀來衡量的,而且,我們收了你的錢的話,那說起來也不好聽,那也是對不起我自己的良心啊。嗯……我看這樣好不好?你如果一定要酬謝我們的話,那就請你送袋米和送埕酒給我們就好了,你看好不好?”
在此情此景下,李雪梅在自己心靈的深處其實是有著自己的想法的,那就是:食物才是最好的東西呀!食物比錢財金貴啊!
那饒同昌夫婦一聽便立刻異口同聲地應道:“哦,好好好!那當然好啦。”
那饒同昌夫婦的心里頓時也就明白了:對呀,對于逃荒的人來說,錢銀有什么用呀?填飽肚子才是最重要的呀!
于是乎,饒同昌便迅即從船艙里拿出了兩袋米,每袋有20斤,又拿出了兩埕酒,每埕有10斤,還拿出了一大袋的花生,約有三、二十斤,他親自把這些食物拿到了羅家福的漁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