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命婆”彭淑娟一邊在牽扶一邊在說道:順順利利、大吉大利、夫妻恩愛、早生貴子、雙竹到尾、白頭偕老、幸福吉祥、兒孫滿堂……等等的吉祥話語。
羅海燕被人們簇擁著便上了門外的大紅花轎了。
跟著,抬轎人就位,送嫁的人伴在了轎邊,她們和他們個個都喜笑顏開、在準備啟程了。
楊家派來的迎親壯漢們,大家便分別擔抬起了羅家福為羅海燕置辦的漂亮厚實的大衣柜、梳妝臺、女兒箱及衣物,以及人們送的禮物等等,需要特別一提的是還有一張被染成紅色的紅矮凳。
按當地的習俗,父母一定要為出嫁的女兒置辦這樣的一張紅矮凳,以示女兒嫁到婆家后才能得到家公和家婆的愛惜,才不會坐冷板凳。
此時,迎親的人們見羅海燕陪嫁的嫁妝是如此的多、如此的豐厚,便都紛紛贊嘆羅家福和李雪梅的出手大方。
其實,他們并不知道,這嫁妝其實是羅家福用修房時楊健聰等人不收而省下來的工錢以及楊家送來的聘金來置辦的,所謂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
邱紅梅和李雪梅分別在暗中數了一下來迎親的人數,剛好為二十個人,是雙數,符合禮節,兩人又再看看迎親的其他行逞也都符合禮節,因此,她倆對楊家人的表現便頗為滿意。
在當地,人們十分講究禮節和意頭,迎親和送嫁的人數都必須是要雙數,雙數是和美、和合、有好事成雙成對的寓意,雙數也寄托了大家對未來的美好的愿望。
在一切都準備妥當后,迎親送親的隊伍便準備啟程了……
隨著一陣熱烈、響亮的鞭炮聲過后,在當天晴朗的天氣里,迎著太陽,抬轎人便抬起了大紅花轎,這一隊共二十八人的迎親送親隊伍便出發了。
那羅海燕便出嫁了。
在大紅花轎離地的瞬間,“好命婆”彭淑娟貼著轎門在對著羅海燕說道:“燕燕呀,新娘子,起轎了,你就隨便哭幾聲吧,一來是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二來嘛,也給男方的人聽聽,為我們娘家人爭口氣爭個面子……”
在當時的當地還有哭嫁的習俗,這出門時的哭嫁,是新娘表示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和對娘家人的難舍難分之情的,就算是哭不出來,那也一定要裝著假惺惺地哭幾聲。。
“哇——!爸,媽,奶奶……嗚~嗚~嗚~……”
大紅花轎里忽然便傳出了羅海燕大哭的聲音了,可以感覺到,羅海燕此時的哭聲是聲淚俱下的、是真情流露的。
此時,那上了年紀的人聽后、那經歷過嫁娶的人聽后,她們的心里都感到了欣慰、也在不以為然,她們以為新娘都會像走過場和走流程一樣的隨便的哭幾聲;而年紀較輕、未經歷過嫁娶的人聽后,他們的心中則在偷偷地暗笑,心想:在大喜的日子里,為什么新娘還要哭幾聲?
此時,人們都以為羅海燕也只是會裝模作樣地哭幾聲,因此,伴隨著羅海燕的哭聲,大家便都在歡笑著啟程了。
迎親送親的隊伍有點浩蕩,隊伍走出了村口后就走上了鄉間小道,慢慢地也走上了山間小路,跟著便在翻山越嶺慢慢地向白沙村的楊家走去,在一路上,都引來了過往和路邊的無數人的羨慕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