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院士皺著眉頭看著趙宋,“你到底想說什么?”
“離開方舟,來我們特斯拉!”
“哈?”尼院士和李強目瞪口呆的看著趙宋。
趙宋攤攤手,嬉皮笑臉的說:“張茹京博士十年前給灣灣建晶圓廠,想培養大陸技術人員,沒有成功!五年前,給新加坡建卻得到了當局的同意,咱們有三百多人過去了!
這一次在浦東建廠的速度之所以震驚世界,就是因為張茹京博士提前那么多年布局!
尼院士,咱們不跟英特爾玩,咱們換個方向,機箱里的那顆CPU并不是全部!”
“啥?”好大的口氣!
“咱們慢慢培養人才,總有一鳴驚人的時候!”
誰跟你咱們?
尼院士和李強站起身來,輕輕地拍了拍趙宋的肩膀。
“趙宋,老周沒什么事,我們也放心了,先走一步。”
“……….”
等兩人腳步聲漸漸遠去,趙宋才扶著發麻的雙腿坐回椅子上,向金明問道:“他們啥意思?”
金明搖搖頭。
“師兄,你有看出他們有心動的意思沒?”
金明還是搖搖頭。
得!剛才算是白費口舌了,趙宋滿臉無奈。那位方舟老板李德磊,資歷實在太輝煌了,摩托羅拉,日立(美利堅)半導體微處理器設計總監,要是自己有這本事,還要啥自行車。
也只有周教授這樣的老傻子,敢不管不顧的跟自己干!
“師兄,你先回去吧,讓周教授多睡會,我在這守著就好!”
“老板…….”
趙宋揮揮手,“放心吧,一會有人過來。”
……………
今天的北醫三院,意外的冷清,趙宋透過玻璃看了一眼熟睡的周教授,重新回到走廊的椅子上,和衣躺了下來,然后,緩緩的閉上眼睛。
腦海里,趙宋仿佛穿越了時空,又看到了發生在1969年的小故事,那一年的7月4號,安迪格魯夫從《時代》雜志上剪下了《激勵的愿景》一文:“任何一位導演都必須掌握極為復雜的技藝。他必須精通聲、光、攝影術;他必須善于安撫人心;他必須懂得如何啟發、調動藝術才華。要成為一個真正杰出的導演,他還必須具備更為難得的本領:促使這些本質各異的因素融合為一,變成有機整體的力量和愿景。”
在剪貼完這篇文章之后,安迪格魯夫在筆記本上寫道:“我的職責?”
二十多年后,這位偏執狂,喬布斯的偶像,讓Intel變成了領袖級企業。
拋開國家因素,只談企業級競爭,就國內那些玩抄襲的,做廣告的,蓋房子的,累死人的……..企業家們,玩的過他們嗎?
永不放棄的馬爸爸?或許吧!
我叫趙宋,一個重生者。
我沒啥大本事,搗個亂,還是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