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上,蘇明月照著往常請安的時辰去了韻竹院。
遠遠地,她就看見了披著桃紅錦緞披風的女子,正站在屋檐下的梁柱旁和張嬤嬤說話。
蘇明月瞇眼望過去,那女子體態裊娜,杏眼桃腮,樣貌屬上成。
女子轉過臉,看到蘇明月微微愣神后,便笑著迎了過來:“六小姐,您起的可真是早!”聲音不高,但在這安靜的院子里就顯得有些突兀。
屋檐下的小丫鬟都望了過來。
蘇明月似笑非笑的看她一眼,問張嬤嬤:“母親在里邊嗎?”
“昨晚鬧得晚些,綠蘿在幫四太太梳洗,小娘稍等片刻。”張嬤嬤笑道,“四太太昨晚就吩咐老奴,讓廚房多準備些早食,有您愛吃的水晶三絲蒸餃,還有您最愛喝的用胭脂米熬成的小粥。”
“是嗎!”蘇明月笑著上了臺階。
那女子,蘇明月不搭理她并不見尷尬,反而屈膝行了一禮:“婢妾見過六小姐!”
蘇明月看張嬤嬤。
張嬤嬤會意,指著那女子道:“小娘,這是昨天進門的龔姨娘。”
蘇明月仿佛剛想起來有這么回事,語氣溫和的道:“原來是龔姨娘,不必多禮。”
綠蘿撩開了簾子:“是不是小娘來了?”看到蘇明月,忙道:“四太太請您進去!”
蘇明月頷首,進了屋子。
被擋在外面的龔姨娘,高聲問綠蘿:“綠蘿姑娘,要婢妾服侍四太太用早食嗎?”
綠蘿不耐的回她:“四太太沒吩咐,勞煩您再等會。”
姜氏坐在八仙桌旁,看見蘇明月笑著招手:“來了便進來,你甚的時候還要等在外邊了?”
蘇明月進了屋子便仔細瞧姜氏臉色,眉眼含笑,白里透紅,心里松口氣的同時不免詫異。
她有些看不懂姜氏對待蘇承厚的態度了,昨天還一副天要塌下來的模樣,今日又這般云淡風輕了。
她朝姜氏行了禮,便挨著母親坐下來:“娘親可曾用了?”
姜氏如往常那般,邊給她盛湯邊道:“用罷了。”
蘇明月看著姜氏給自己盛湯,確信母親喜歡自己肯定比蘇承厚多些。
心里歡喜,嘴角便忍不住翹起來。
“看甚的,趕緊吃!”姜氏被她瞅得不自在。
“爹爹呢?”昨日一整天蘇明月都沒見過蘇承厚的面,這會想起來了不禁問道。
“你爹爹游學去了,說是這一屆春闈準備下場一試。”
蘇明月訝然,脫口問道:“爹爹甚的時候出的門?知道龔姨娘嗎?”
姜氏看她眼巴巴的模樣,“吃你的飯,小孩子家家管那么許多,做甚?”
蘇明月撇嘴,也不與她爭辯,待會悄悄的問張嬤嬤就是了。
母女兩人用罷早食,收拾妥當了,便叫了張嬤嬤領龔姨娘進來。
然后張嬤嬤撩簾進了屋,指著龔氏:“四太太,這是昨個兒進門的龔姨娘。”
龔氏便在姜氏面前跪下:“太太,婢妾龔氏,給太太磕頭。”
蘇明月便見龔氏恭恭敬敬給姜氏磕了三個頭,行了大禮。又轉身喊了一聲“秋菊”,便進來個十幾歲的小丫鬟,捧了個里面放著兩雙大紅色繡鞋的托盤。
她笑著拿了繡鞋,道:“太太,這是婢妾給您做的,也不知道合不合您心意,請太太賞個面兒,試一試。”
綠蘿接過來遞給姜氏看。
姜氏笑著點頭,似乎很滿意姜氏,開口夸贊道:“針腳細密,顏色搭配的也細致,龔姨娘辛苦了!給老太太請過安再試吧!”
便讓綠蘿收起了繡鞋,笑著對蘇明月道:“月月,過來與龔姨娘見禮。”
龔氏忙擺手:“太太折煞婢妾了,哪能讓六小姐與婢妾見禮,這不合規矩。”說著便朝蘇明月行了一禮:“婢妾請六小姐安!”
蘇明月點了一下頭,福身回了半禮,喚了聲:“龔姨娘。”
雙方這才算作正式見了禮。
龔氏示意小丫鬟秋菊奉上見面禮。
兩方繡帕,一方繡蘭草萋萋,一方繡魚躍龍門。
正如母親所言,針腳細密,顏色搭配的也好,如若是龔氏做的,那她的女紅很不錯了。
她還有個舉人爹,那么又為何心甘情愿的做了姨娘呢?
不待蘇明月疑惑多久,便聽姜氏吩咐綠蘿:“將我與六小姐的見面禮呈上來。”
綠蘿捧著個托盤,放著兩個敞開口的大紅色木匣子。
龔氏看清匣子里的物件,嚇得連連后退:“讓太太小姐破費了,婢妾愧不敢當。”
她爹雖是舉人老爺,家底子到底薄些,能有幾件銀首飾傍身,還是因著她能給蘇舉人做妾的功勞。
如今四太太出手便是兩件金器,她如何能不慌張,姜氏據說出身不凡,可見傳聞不假,以后態度還要更恭敬一些。
“收著吧,時辰不早了,還要給老太太請安,你是第一次,莫要遲到了。”
妾氏并沒有日日給長輩請安的規矩,因著昨日才進門,帶出去讓人認識一下,以后只需給自己房頭的主母請安即可。
因此,今日姜氏還需領著龔姨娘去上房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