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這邊安頓下來,云州城蘇家鬧翻天,蘇承厚把自己關進書房,沒了動靜。
老太太失了顏面,石氏身邊的管家果真尋了云州城最出門名的大夫閆三多。
蘇家平日不喜與這種本事不大,名聲極響的大夫打交道。
閆三多此人,在杏林界名聲之所以響亮,與他察言觀色的功夫有關,據傳其曾祖上曾在前朝宮中伺候,察覺風向不對早一步急流勇退,一大家人毫發無損移居老家云州。
蘇家勉強算進書香門第,這般人物怎會賣他蘇家面子,石氏正是算準這點,才會拿自家老爺帖子去請人。
老太太氣得發抖,蘇老太爺雖沒真關她進佛堂,但她在外的名聲還能聽嗎?
大夫沒來,蘇老太爺告誡她,“承厚過了年便要下場,名聲不容有瑕,石氏鬧這出,我若沒個表態,她少不得往承厚身上扯,事是你惹出來的,承厚也是你最看重的兒子,對你向來孝順,你也不算委屈。”
言行之意拿老太太平息事端不冤,蘇老太爺到底顧念老妻,話說的委婉。
老太太頭腦發昏,回想老頭子先前的話,到底不敢作妖。
閆大夫替兩位把過脈,老神在在道:“老太太沒有大礙,心平氣和過兩天病灶全無,老大人身子健朗,還能為云州城百姓辛苦二十年。”
蘇老太爺為官十余載,官位不高,自認為人處世圓滑,城府也有幾分,這會也氣得差點繃不住臉上的神色。
他今年五十幾歲人,老四春闈進士及第,家門有人撐著便辭官,過些釣魚養花的養老日子。身子骨還算硬朗,也不像這廝所說還能當官二十年。
心知這人不會幫蘇家,為了討好姜家,真真臉面都不要了。
蘇老太爺到底沒說出難聽話,端茶打發人送客。
石氏指派的管家一直陪在閆三多左右,他對閆大夫這番話頗為滿意,態度愈加殷勤。
蘇老太爺有了送客的意思,他已經顛顛湊上去,打簾子讓著人出門。
閆三多出了蘇府大門,長長吁出一口氣,方才真怕蘇老太爺不管不顧打他一頓出氣,沒看到人氣成什么樣了嗎?
不愧是十余年在主簿一職屹立十余年的人物,要知道主簿歷來都是知府的心腹,上一屆知府離任,憑他的資歷調任偏遠地方任縣令,不費吹灰之力,誰料人家愣是混成現任知府的心腹。
閆三多嘖嘖兩聲。
姜家管事把人送到醫館門口,告辭離開。
閆三多邁進門檻的腳一頓,事情按吩咐辦成了,還有什么好心虛的。
閆三多捋著胡須,跨過門檻,一群少年人將人團團圍住。
閆三多忙朝坐在搖椅上的周經,周大公子作揖行禮,“小人照著公子的話一字不差說了。”
周經點頭,站起身朝醫館外走,一群紈绔緊隨其后,醫館大堂瞬間恢復平靜。
大掌柜從后面悄摸探出頭來,“東家,那群公子哥都走了?”
閆三多裝模作樣“嗯”一聲,“打開門做生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