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小時之后,老米海軍陸戰第一師的一個裝甲營趕過來。
這是一個標準的裝甲營,包括營部指揮車,一個營部直屬連,4個擔任主戰任務的坦克連。
其中,直屬連擁有偵察排,重破擊炮排,通訊排,支援排,衛生排,保養排,炊事分排等,主要裝備M1A3主戰坦克2輛,M2步兵戰車6輛,運輸車11輛,107毫米迫擊炮6門。
坦克連更是武裝到了牙齒,M1A3主戰14輛,連部兩輛坦克作為指揮車,每個排4輛坦克。
M1A3主戰坦克是老米最新型的主戰坦克,全車重62噸,采用1臺燃氣輪機提供動力,最大公路速度每小時65千米,最大越野速度每小時41千米。
主炮采用120mm滑膛炮,可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破甲彈和榴彈或炮射導彈四種不同類型的炮彈,據說,其發射的穿甲彈可以在2000米距離上打穿850毫米均質鋼甲。
輔助武器為兩個7.62毫米并列機槍,一個12.7毫米口徑遙控機槍。
甲采用特努魯斯公司開發的新式陶瓷復合裝甲,耐打擊程度高,有很強的反破甲能力,理論上125mm以下的各種武器都無法從正面擊穿其裝甲。
火控系統由激光測距儀、彈道計算機、炮手穩定式瞄準鏡、火炮雙向穩定以及控制儀表和各種傳感器組成,配備了最新型FMA填彈系統,并裝備了第三代綜合熱成像儀。
作為老米最先進的主戰坦克,M1A3主戰坦克的戰斗力,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尤其是機動力和火控系統,完全領先全世界,根本不是呂宋叛軍的那些二手豹2能夠相提并論的。
相較于炎國的99A主戰坦克,M1A3雙方在主炮和裝甲上差距不大,炎國主戰坦克的自動供彈系統雖然要比M1A3更好一點,但對戰斗力的差距卻不是很大,反觀機動性和火控系統,99A的差距就比較大了。
當然,同為第三代主戰坦克,雙方的戰斗力雖然有一定差距,但都有一炮將對方摧毀的能力。
部隊中,還為之后到來的步兵攜帶了大量的補給武器,14具40毫米榴彈發射器,6挺12.7毫米重機槍,7挺7.62毫米輕機槍,14支沖鋒槍,238支M16A1步槍,321把手槍。
這些裝備絕對是頂級裝備!
由于擔心呂宋叛軍的作戰能力,聯合顧問團在與李薇進行商議之后,一致決定,派出老米的裝甲部隊擔任前鋒部隊,負責突襲與開路,并且由他們來攜帶部分武器補給。
呂宋叛軍之前的表現實在是讓聯合顧問團的所有人,都有種有心無力的感覺,就算是必勝的局面,他們都能打出一場大敗。
蹬蹬……
老米的少校營長帶著幾個少尉快步來到了高地,簡單巡視了一遍后,詢問道:“有什么發現嗎?”
為了提高前線的作戰能力,周圍一直有直升機在空中進行偵查,為了保證優勢戰斗,李薇甚至偷偷派出了高空偵察機,用來監控炎國登陸部隊的動向。
但是,這些監控手段依舊不是萬能的。
在萬隆城的時候,李薇的防守布置同樣縝密,各種直升機和無人偵察機進行配合偵查,想要抓住炎國部隊的動向。
結果,他們依舊被炎國部隊成功偷襲,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作為萬隆城守軍的指揮官,李薇在復盤整場戰斗的時候,也發現了戰斗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尤其是對炎國特種兵沒有做到最合理的防范。
現在的特種滲透作戰,都是通過小規模的特種兵小隊實現滲透,并且對關鍵的軍事單位造成最嚴重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