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有限,就算陳淵搞出了推力更大的火箭發動機,依舊無法將自重接兩百噸的反應堆送上太空。
于是,陳淵帶著所有科學家,經歷了一年的共同奮斗,徹底攻克了聚變反應堆的微型化問題。
一個重量不到百噸的反應堆橫空出世,雖然功率與航空母艦上使用的小型聚變堆有些差距,但為一門粒子炮功能,已經沒有任何問題了。
當完全解決了能量供應問題后,太空粒子炮的設計研究也就沒有太多難點了。
當然,在進行設計的時候還是遇到了不少問題,尤其是在真空環境散熱的問題,讓陳淵和研究組的所有人困擾了很長一段時間。
小型化的可控聚變發電堆有著超高的能量輸出,也有著非常高的熱量散發,在地面的時候,有非常多的辦法多余的熱量散發出去,可真空環境不行。
沒有空氣可以快速帶走熱量,散熱只能依靠熱輻射的方式緩慢的向太空中傳導,常規的散熱方式效率異常的。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陳淵和自己的團隊又進行了大量研究,尋找了很多可以快速帶走熱量的材料,最終還是陳淵研究出了一種新型的合金配發,不僅熱傳導效率高,在真空環境下散熱效果也非常好。
經過十幾輪的實驗,陳淵將這種散熱材料鋪設到了衛星外邊的鈦合金鋼板上,最大程度增加的散熱面積,最終才達到微型反應堆的散熱標準,也讓太空粒子炮順利在預定時間發射。
“調整炮口方向!”
龍老注意著屏幕上的數據,確認了粒子炮所有參數全都正常后,立刻下達命令。
“是!”
旁邊的操作人員快速敲打著鍵盤,向太空中的粒子炮下達新的指令。
很快,粒子炮的炮管轉動,隨著命令不斷的調整著攻擊角度。
這也是實驗的一環,確認太空粒子炮對命令的接收和反饋效果,確認武器的可靠性,防止在戰斗中,粒子炮無法完成指定的攻擊命令。
葉老看著大屏幕上展現的太空粒子炮,再看看那些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的老人和專家,不知道為什么,他如感慨了起來。
五千多年的歷史發展,早就證明了炎黃民族是世界上最偉大、最聰慧的民族,他們無數次創造了奇跡,讓全世界為之驚嘆。
曾經的四大文明古國,如今也只有東方延續至今,傳承從來沒有出現過斷層,哪怕是最黑暗困難的年代,炎黃子孫依舊憑借著過人的毅力,創造了一個個奇跡。
只是,歷代的當朝者將炎黃子孫驚人的創造力用在了奢侈的享受上面,發明了火藥,卻沒有用于武器的開發,而是用到了煙花這種只能觀賞的東西上,反而讓西方人學了過去,最后返過來欺負我們。
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
如今,隨著這門太空粒子炮的成功升空,東方將重新站起來
喜歡簽到三年,成為全球特戰之父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簽到三年,成為全球特戰之父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