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淵的聲音十分堅定,沒有絲毫疑慮,顯然對自己的設計充滿了信心。
但坐在下面的吳老三人卻沉默了下來。
剛才陳淵說的模仿問題確實存在,炎國的武器裝備發展,就是從借鑒和模仿開始,那時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炎國最開始,一窮二白的底子,別說發展軍事技術了,就是連工業的底子都沒有。
那個時候,炎國的科技實力更差,根本沒有自主研發武器的能力,但上面為了保證炎國武器的供應安全,依舊從北方的老大哥手中要來了sks半自動步槍的圖紙,仿制了56式半自動步槍。
雖然對原圖紙進行了一定優化,但模仿的痕跡非常明顯,其中的一些缺陷也繼承了下來,從那個時候開始,炎國老一輩科學家便認識到自主研發的重要性。
只是自主研發也需要經驗,那個時候的炎國根本沒有那個能力,幾次裝備的更新換代,都是在仿制的基礎上進行的。
到如今,雖然有很多武器裝備的研發不再需要借鑒其他勢力現有的武器,但在一些尖端領域,尤其是炎國起步比較晚的方面,借鑒仿制的情況依舊很嚴重。
武裝直升機便是其中一種。
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是一時半刻能夠追得上的,吳老三人設計武直20的時候,便很清楚這一點。
可陳淵卻說要超越其他勢力的所有武裝直升機,成為真正的低空之王。
如果不是了解陳淵是什么人,吳老三人早就開口罵人了。
可就算是陳淵提出來的想法,他們依舊無法相信,感覺就是天方夜譚。
武直20設計圖的確定,凝結了多少科研人員的心血,試飛時經歷了幾次失敗,幾次緊急更改,才讓這份設計圖成為現實。
現在,這個開始學習武裝直升機設計半年的小子,竟然一個人完成了所有的系統優化?
吳老看著陳淵自信的樣子,道:“你確定發動機能夠帶動14噸,還能讓武裝直升機完成常規的機動動作?”
這是所有問題的關鍵。
在場的都是炎國頂尖的科學家,他們很清楚炎國軍工領域最大的短板是什么。
高性能的發動機,不論是武裝直升機還是戰斗機,發動機都是制約發展的最大障礙。
其他勢力擁有性能更好的發動機,但他們絕對不會賣,就算真的買了,我們也不敢真的去買。
兩個勢力和平交好的時候還好說,只是花些錢就能解決問題,一旦雙方爆發了沖突,對方中斷了發動機的供應,炎國將陷入十分被動的局面。
正是因為如此,不管自己的發動機性能如何,吳老等人都更傾向采用自己的發動機。
而且,留陳淵設計的這個武裝直升機,就算將牛仔國最先新的發動機拿過來,不一定能讓它成功起飛。
14噸的起飛重量,實在是太重了。
“可以,我從新優化了氣動布局,讓整體起飛所需的升力減少很多,而且……”陳淵說著,右手快速拖動鼠標,一個設計圖很快在陳淵身后的大屏幕上呈現,變成了一臺發動機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