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車在公路上飛馳,陳淵則已經開始閉目養神了。
今天找到了張來,為新型高功率發動機的組裝更近了一步,這讓他對接下來的安排更加有信心了。
只要像張來這樣的人才能夠多找到一些,將工裝工藝的問題全部解決,不但新式武裝直升機的原型機很快就能夠造出來,對于軍工技術也會有一個整體的提高。
他們這些人才,雖然與搞研究的科學家不同,無法提出新的技術和科技,但他們能將科學家們的想法變成現實。
精密儀器的組裝,甚至是一些儀器的制造,他們都可以發揮自己的能力,讓實驗進程加快很多。
而且,他們不是只會技術,在與他們工作領域相關的研究上,他們也能夠提出很多很有建設性的建議。
這時,在一旁整理資料的研究員突然開口問道:“首長,您看一下,這就是下一個人選的資料,不過他別人有不同。”
“不同?”
陳淵被這個有些奇怪的評價吸引了注意力,接過了研究員遞過來的資料。
張毅,17歲,雷州高三在讀的學生。
三年前,雷州出現了一次全城通信信號被屏蔽事件,整整一天時間,通訊部門的專家進行了多次搶修,均未能成功。
直到第二天,信號自動恢復,而那些專家到最后都沒有發現問題所在。
情報局在事后開始調查,發現信號屏蔽事件很可能與當時只有14歲當地學生張毅有關,但是沒有足夠的證據,對其電腦進行檢查,也沒有任何發現,最后只能對其進行了一些警告。
果然,能夠引起情報局江陵注意的人,都是一些能人,資料上的信息雖然很少,卻都讓人非常震撼。
張來就不用說了,這個張毅更嚇人了。
他搞出全城信號屏蔽的年紀,很多孩子可能都還沒有接觸過電腦,更不可能對那些奇奇怪怪的電子零件感興趣。
如果這是真的,那這小子絕對是一個天才,14歲就有能力屏蔽一座城市的通信信號,而他現在已經17歲了,那他又將牛到什么程度?
而且,他很可能還是自學成才的那種。
市面上各種關于電子零件的雜志很多,曾經還有過教別人成為黑客的雜志,有些天賦的人只要愿意潛下心來,很容易研究出一些名堂。
但是想張毅這樣,直接將一座城市的信號屏蔽,那需要的可不只是編程和電子信息方面的知識,還需要對各種電子元器件的熟悉與了解,還需要他有很輕的動手能力。
這可不是沒有一個孩子都能有的。
現在,很多學習相關專業的大學畢業生,也未必能夠做到這些。
這個小子不簡單,一旦接受了正規培訓,他的前途將不可限量。
研究員也有感嘆的說道:“我感覺這資料可能不太現實,也許真的是當初找錯人了。”
他見識過很多天才,而他能夠成為軍工部門的研究員,本身算得上是一個天才,但他還真的沒有見識過,那個孩子能夠在14歲的年紀就做出如此成績來。
簡直太可怕了。
陳淵搖了搖頭,道:“為什么不現實?我倒是相信這件事情是真的,國外類似的天才少年可是非常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