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她想了一會自己。
下班后,周寧來接她,他是把車停在轉角口,打了雙閃,特地到單位門口來接她的,看到她的第一句話是:“累了吧,把東西給我吧,我來拿。”
周寧穿著寬松隨意的白t恤,黑色的西裝中褲,腳上一雙運動鞋,臉上笑意盎然,衣著和表情都像是從泛舊的相片里摳出來的,一時間,崔銘生還不大敢認,他如此坦率的笑,比神農架的無人區還叫她陌生。
崔銘生把中午剩下的飯菜打包盒遞給他,道:“中午馬驍來了,我們吃了外賣。”
馬驍周寧認識,以前兩人談戀愛那會,馬驍還老調侃他能追到崔銘生,是利用了職務之便。
但崔銘生沒料到周寧和馬驍的丈夫老陳更熟,周寧道:“老陳最近情緒不大好,我前兩天見到他,他瘦了一大圈,話也不多說,悶悶不樂的。”
“他怎么了?”崔銘生故意問道。
“他就提了一下,說家里的事太煩了,我們也沒接話。”
這時兩人已走到車邊,后座上坐著周安和她的男朋友,現在他們知道這男生叫什么了:方憶少,一個挺文藝的,聽上去就像是書生的名字,和他的氣質倒挺搭的。
一上車,周安就開始嘰嘰喳喳的,他們早商量好了,一起去山塘街吃肉湯圓,因為周安想吃,打算吃好了,再逛逛消個食,買些當地的特色商品回去送給住在山上的朋友們。這些東西本來在網上也是可以買的,但周安覺得親手挑選的才顯誠意,她說上回給一個朋友買了條絲巾,一百塊錢不到,印花是山塘街的橋,天青色的底子,水墨色的圖案。
那位朋友喜歡得不得了,系了一個秋天,各種系法都試了,連做發帶也沒放過,夸贊周安有眼光,把這條絲巾戴在身上,總覺得接近了江南的山水,溫婉水靈了三分。
周安問崔銘生:“嫂子,吃咸湯圓行嗎?”
崔銘生哪會說不行,江南人的小確幸就在于一日三問: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任何不開心的事,仿佛用吃的都可以解決。作為土生土長的江南女孩,周安和方憶少就湯圓應該是咸的還是甜的這個話題展開了大討論,方憶少堅持放了糖的芝麻湯圓最好吃,周安囔囔著:“甜的有什么好吃的,膩死了,你嫁給我了,以后要跟著我吃咸湯圓,聽見沒有!小方子,長耳朵了嗎!”
小方子據理力爭,聲稱甜湯圓是他家鄉的味道,咸湯圓入不了口,打死他也不吃。
周安掐他,擰他,逼他就范,外加一本正經地數落,而小方子嘻哈一會,求饒一會。
咦,就為這個,兩個年輕人吵吵了一路,別人吵架是面紅耳赤,他們吵架是換種方式秀恩愛,搞得坐在前排的老夫妻恨不得把耳朵堵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