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桌上,我為了多打聽些趕尸人的行當內幕,就請鐘奎喝了一杯酒,還給他點了一桌子硬菜。”
“鐘奎人很健談,就跟我講了他家里一些故事。”
“故事發生在2002年冬天。”
“眾所周知,2002年的第一場雪,來得比以往都要晚一些。”
“鐘奎當時只有八歲,就已經在深山老林跟著爺爺一起打獵了。”
“趕尸人這一行,并不是只學趕尸這一件手藝就可以的!”
“根據鐘奎的說法,他們家族,世世代代,要結果祖祖輩輩手藝人的下一代,都必須會各種技能。”
“獵術、騎術、術數、趕尸術、背尸術、畫符、盤山,等等等等。”
“鐘奎從小就要學十幾項技能,也正因如此,才沒有辦法去讀書。”
“那年冬天,山里下了一整夜的雪,爺爺覺得之前放在樹林里某處的陷阱應該有所收獲了,就帶著小鐘奎去查看情況。”
“果然發現了一只野豬,正奄奄一息地倒在鐘奎爺爺設置的陷阱里,身體被削尖了的竹子刺穿,血流一地。”
“因為第二天爺孫倆就要一起去趕一趟尸,所以爺爺打算臨走前帶鐘奎吃頓好的。”
“當天晚上爺孫倆就在山里的樹林,整了一頓烤野豬吃。”
“夜里,爺爺讓鐘奎休息了三四個鐘頭,等鐘奎睡醒的時候,就看見他爺爺已經引著二十幾只僵尸一蹦一跳地出現在眼前了。”
“鐘奎心里犯怵,架不住爺爺的棍棒教育,只好硬著頭皮上,小心翼翼的跟在爺爺身旁,一雙小手使勁攥著爺爺的衣袖。”
“那就是鐘奎的第一次趕尸。”
“開始的時候,鐘老爺子只是輕輕搖晃手中的銅鈴,帶著鐘奎走在隊伍的最前頭,時不時的回頭望一眼。”
“那群僵尸就很聽話的一直跟在鐘老爺子身后,蹦蹦跳跳,極有秩序。”
“后來出了樹林,來到了山間小路,鐘老爺子就開始收起銅鈴,轉而換上了一口大鑼鼓。”
“他一邊‘當當當’地敲打鑼鼓,一邊嘴里大聲念著一段祖傳的趕尸口訣。”
“開通天庭,使人長生,三魂七魄,回神反嬰,三魂居左,七魄居右,靜聽神令,也察不詳,行亦無人見,坐亦無人知,急急如律令!”
“小鐘奎聽著爺爺念的口訣,覺得很有意思,也就跟著念叨。”
“鐘老爺子臉上著才露出了寵溺的笑容,覺得鐘家后繼有人了,還專門從包袱里摸出一塊燒餅賞給小鐘奎吃。”
“鐘奎吃完了燒餅,就問鐘老爺子:爺爺爺爺,為什么先前在樹林里面的時候,你只是搖晃銅鈴不打鼓,但是現在出了樹林卻開始打鼓了呢。”
“鐘老爺子笑著說道:傻孩子,這你就不知道了吧。先前咱們在人煙罕至的山路上面,這又是半夜三更,大雪封山的情況,基本都遇不到什么人。”
“可是現在走上了山里的小路,這里時常有人出現,雖然是夜晚,但是一旦被活人接近,沾了陽氣,影響了咱們趕尸,那多不好啊。”
“所以爺爺才要一邊敲鑼打鼓,讓凡人退避,一邊口中念口訣,控制著身后的僵尸大隊跟上我,保持隊形不亂。”
“小鐘奎聽見爺爺講故事,心里面的恐懼減少了不少,一邊抱著燒餅吃得津津有味,一邊時不時回過頭去看身后那些僵尸。”
“這不看不要緊,一看,還真就給小鐘奎看見了點不得了的東西。”
“只見二十多號僵尸的隊伍里,不知什么時候混入了一個年輕女人,她戴著面具,穿著一身夜行服,鬼鬼祟祟地,從僵尸隊伍里穿來穿去,不曉得在干些什么勾當。”
“小鐘奎童言無忌啊,就跟爺爺說道:爺爺爺爺,有個姐姐跟著咱們誒!”
“鐘老爺子心頭猛然一震,當即停下敲鑼打鼓,轉頭向隊列里一看。”
“果真發現那個年輕女人,正從一只僵尸的手腕上掰扯著什么東西。”
“鐘老爺子大聲驚呼道:女娃子,使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