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這家伙的警惕性,都快趕上干刑偵的了,反偵查意識不是一般的強。”
“到了里屋之后,這駝背也不墨跡了,直接在桌臺上,把他的布撩開。”
“當時光線是相當暗的,里屋一般得開燈,但是那天我忘記開燈了,所以黑漆漆的。”
“一把劍,擺放在我面前。”
“劍鞘上的紋路,看不出個所以然,只能大約判斷是東周時期的東西。”
“我伸手去把劍柄,劍出鞘的一瞬間,我的眼睛就被寒光給刺激得趕緊轉過頭去,無法直視那劍。”
“待到眼睛適應了劍刃上的鋒銳寒光,我這才慢慢轉過頭來看。”
“這毫無疑問是把好劍。”
“出鞘之時,那劍刃與劍鞘摩擦的銳利錚鳴,實在令人醉心。”
“長劍完全出鞘后,劍身上有兩個鳥篆。”
“我當時很癡迷歷史書,所以對這些文字有一定的研究。”
“先秦時期的諸侯國文字還未統一,鳥篆是‘吳越’所使的文字,大致東周時期,他們還依然沿用這種文字。”
“我記得這兩個字念做‘泰阿’,當時我整個人都麻了。”
“泰阿劍可是歐冶子和干將兩大劍師聯手制成的,據《戰國策》記載,‘韓卒之劍戟……龍淵、太阿,皆陸斷馬牛,水擊鵠雁,當敵即斬堅’。”
“泰阿劍更有‘太阿初出匣,光射斗牛寒’的盛名,當時我拔劍出鞘時,的確有感受到那‘光射斗牛’的寒光!”
“我的直覺告訴我,這是真品!更是絕品、極品!”
“但是為了防止這駝背兒坐地起價,我沒有表現出現來。”
“我不知道這家伙到什么地方去搞了個東周的墓,能弄到泰阿劍這樣的神兵。”
“我只知道,這玩意兒天底下多得是人想花高價買!”
“保守估計,能賣到八位數,而且開頭的數字,未必就是1.”
“可我手里只有十萬,肯定是買不起的,但我還是試探性問道:這玩意兒是燙手山芋,你打算賣什么價?”
“駝背兒脫口而出道:十萬。”
“我先是愣了愣,隨后心中狂喜。”
“十萬塊,買一把上古神兵,這說出去誰信?他娘的小說都不敢這么寫!”
“瞅駝背兒那模樣,既然能脫口而出,顯然是事先就在心里想好了,就要這個價。”
“說實話,太便宜了,我擔心有詐,沒有直接答應。”
“那駝背兒見我不說話,就說道:掌柜的,你要是嫌十萬貴了,我還可以再便宜點,八萬,您看行嗎?”
“聽到這句話,我是真不太敢買了。”
“怕十萬塊買個贗品,打了水漂,我又拿起手中的泰阿劍,仔細觀摩了下。”
“確認是真品沒錯,我一咬牙,豁出去了,說道:好,我買了。”
“怕駝背兒反悔,我立馬打開保險箱,從里面拿出八萬塊錢,交給駝背兒,并囑咐道:錢貨兩清,出了這門兒,咱倆誰也沒見過誰,江湖規矩。”
“駝背兒點頭:我懂規矩。”
“說完用布裹著八萬塊,一溜煙地跑了。”
“我趕緊閉門謝客,把那柄泰阿劍拿到里屋反復端詳,左右感覺不對勁。”
“當然,不是贗品。而是覺得,這么好的東西,為啥就賣我八萬?”
“我萬萬想不到,正是我的財迷心竅,導致了一系列的……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