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眼中精光一閃,笑道:“明人不說暗話,二妮兒,你們家的麥子品種不錯,產量也高,能否賣些種子與我?”
林微微在心中計算了一下自家需要的麥種,道:“我家五畝地,至少要留一百斤的麥種,這一畝半地不知道能收多少糧食下來,如果村長爺爺需要的種子不多,我現在就能答應你,要是太多的話……就得等脫粒后再做決定了。”
村長是種田的一把好手,一眼看過去,就能把畝產計算得**不離十。他微笑著道:“你這一畝多地,少說也能產五百多斤!普通的種子,哪怕在豐年一畝地頂多也就收上二百多斤,要不怎么說你家的種子好呢?我也不要多,也給我留五畝地的吧?”
有的種子第一年產量不錯,第二年都會出現減產的現象。村長家有二十多畝地,能拿出五畝地來實驗新品種,已經算是很有魄力了。
收下來的麥子,晾上一個下午外加一晚上的時間,已經可以脫粒了。林微微拉著石磙,在場上轉圈圈。石磙壓在麥子上,外殼出現了裂縫,麥粒從殼中擠了出來……
這石磙,哪怕是兩個成年男子拉起來都很吃力,拉上兩刻鐘就要歇一歇。只見林微微單手拉著石磙,像牽著一只聽話的小狗似的,仿佛不費一點力氣,輕輕松松的模樣。
往場上挑麥子的村民們,看到這一幕,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他們再次見識到了林家二妮兒的力氣,比村長家的牛都好使!
瞧瞧,這才多大點兒工夫,就完成了脫粒。不過,揚場是個技術活,前世已經實現農業機械化,林微微實在玩不轉這個。
看著她把麥粒揚出去,麥皮撒了一頭一臉的狼狽模樣,不少村民都在一旁看笑話——你林二妮兒不是很能嗎?怎么?也有你不會的?
劉大栓在一旁指點了幾句,見她依然掌握不了揚場的技巧。干脆,他接過她手中的木掀,幫她把麥子給揚了。
禮尚往來,等桂花嬸子家曬場脫粒的時候,林微微幫忙拉石磙,別人家要忙上一整天的活兒,她不到半天就給完成了。本來看她笑話的村民,毀得腸子都青了——跟拉石磙相比,揚場可輕松多了。悔不當初自己咋沒幫林家的忙。
麥子裝進了麻袋,村長特地拿了大秤稱了重量——居然有六百斤!畝產達到了四百斤,這還是旱情嚴重時的產量,若是風調雨順,豈不是……
村長有些后悔,自己定的種子太少了,就該把二十畝地全種上,就是減產也絕對超過普通的種子了。
“二妮兒,這剩下的種子,都賣給我吧?”村長忍不住開口了。
林微微歉然地一笑,道:“村長爺爺,您說晚了!昨天晚上桂花嬸子、鎖頭哥家,還有芽兒姐姐家把剩下的種子都預定完了……”
林家小麥的高產,但凡有眼睛的都能看出來,這幾家跟林家關系不錯,提出要預定種子,總不好拒絕。村長惋惜的同時,就沒再說什么。
大旱之年,林家的麥子居然畝產達到四百斤的消息,很快在十里溝傳開了,想向她家買(換)麥種的大有人在。當得知她家的麥種被換光了,不少人都懊惱自己怎么沒早一點想到這茬。